零长度发射 — (*) 导弹或飞机的第一次运动将其从发射器移开的一种技术。零点 — 核武器爆炸瞬间爆炸中心的位置。零点可能在空中,也可能在陆地或水面或水下,具体取决于爆炸类型,因此应将其与爆炸中心区分开来。区域 I(核) — 以最小安全距离 I 为半径,以期望的爆炸中心为中心确定的圆形区域,所有武装部队均从该区域撤离。如果无法撤离或指挥官选择更高程度的风险,则需要采取最大程度的保护措施。区域 II(核) — 以最小安全距离 II 为半径,以期望的爆炸中心为中心确定的圆形区域(区域 I 较小),所有人员都需要最大程度的保护。最大防护表示武装部队人员身处“扣紧”的坦克中或蹲伏在散兵坑中,并配备临时头顶防护。区域 III(核)——以最小安全距离 III 为半径,以期望的爆心点为中心确定的圆形区域(减去区域 I 和 II),所有人员都需要最低防护。最低防护表示武装部队人员趴在空旷的地面上,所有皮肤区域均被覆盖,整体热防护至少相当于两层制服所提供的热防护。行动区——(*)更大区域的战术细分,其责任分配给战术单位;通常适用于进攻行动。另请参阅扇区。射击区——指定地面单位或火力支援舰提供或准备提供火力支援的区域。可能会或可能不会观察到火灾。也称为 ZF。(JP 3-09) ZULU 时间 — 参见世界时。
PLOWSHARE 计划说明:有关索赔的信息,请致电退伍军人事务部 (VA) 800-827-1000 或司法部 (DOJ) 800-729-7327。有关所有其他信息,请致电核试验人员审查 (NTPR) 计划帮助热线 800-462-3683。美国原子能委员会 (AEC) 于 1957 年 6 月在劳伦斯辐射实验室 (LRL) 的技术指导下建立了 PLOWSHARE 计划。该计划包括 1961 年至 1973 年间在内华达试验场 (NTS) 和科罗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其他地点进行的 27 次核爆炸。附表中第一张表格中列出的核试验都是地下进行的,无论是竖井试验还是弹坑试验,当量不超过 200 千吨。 PLOWSHARE 爆炸旨在评估核爆炸的非军事应用。设想的主要潜在用途是大规模地理工程,如运河、港口和水坝建设;油气井增产;以及采矿。考虑到 PLOWSHARE 的和平目标,AEC 从圣经中取了该计划的名称:“他们要把刀打成犁头”(以赛亚书 2:4)。历史背景项目 GNOME 和 SEDAN 是 PLOWSHARE 计划的前两次爆炸,之所以被选中进行讨论,是因为它们是在美国大气层核试验期间进行的,有记录(尽管有限)国防部 (DOD) 参与,并且有足够的文件来讨论爆炸和相关活动。国防部在 PLOWSHARE 期间没有进行军事演习,对发射的参与也有限。军方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后勤支持;允许技术参与,只要它不干扰 AEC 活动。 GNOME 项目是一次竖井爆炸,于 1961 年 12 月 10 日中午在新墨西哥州卡尔斯巴德东南 40 公里处发射。附图中的第一张显示了爆炸地点的位置。该装置埋在 1,184 英尺深的岩盐层中,位于一条 1,116 英尺长的钩形自封隧道的尽头。一个深 1,216 英尺、直径 10 英尺的竖井通向与隧道相连的站房。爆炸当量为 3 千吨,在地下形成了一个高 60 至 80 英尺、直径 160 至 170 英尺的圆顶室。尽管 GNOME 计划是一次封闭式爆炸,但它还是向大气中排放了。爆炸发生 2 至 3 分钟后,竖井顶部开始出现一团蒸汽云。爆炸后约 7 分钟,灰色烟雾和蒸汽以及相关放射性物质从竖井口冒出。放射性物质排放到距爆炸中心西南约 340 米的大气中。现场测量的最高伽马射线强度为每小时 1 伦琴 (R/h)。该强度记录为 1,爆炸当天 19:38 时,位于井口西北 300 米处。最高场外读数为 1.4 R/h,爆炸一小时后,位于 128 号公路控制点以西 5.5 公里处。地下回收作业被推迟,部分原因是井口处的辐射水平较高(例如,爆炸后第二天上午 9:08 时为 5 R/h)。爆炸六天后,初步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