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繁荣,但以资源枯竭、气候变化、污染为代价,以增长为优先、忽视环境考虑的传统经济模式已不再可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越来越重视环境治理,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Jiang et al.,2024),各国对构建绿色经济——一种注重环境平衡、高效、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的兴趣日益浓厚。环境立法对绿色经济发展影响重大,是监测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降低排放量,保护环境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必要建立健全环境立法制度,规范和完善环境立法,提高环境立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有效性。
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研究了各类环境规制工具(ERI)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一套设计良好的ERI可以促进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控制指令型ERI不能单独促进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激励型ERI对促进企业创新绩效必不可少,隐性ERI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愿性ERI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不显著。政府应协调不同类型的ERI,改进ERI的设计,以实现农业部门经济和环境绩效的双赢。
本文探寻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GTI)的影响机制。研究重点分析了命令型环境规制(ER1)、市场导向型环境规制(ER2)和自愿性环境规制(ER3)三类环境规制方式及其对企业GTI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企业GTI作为因变量,以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来测量,自变量为上述三类环境规制方式,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环境规制方式对GTI的影响,并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企业研发投入和政府支持在环境规制影响GTI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ER1、ER2和ER3均能促进企业GTI,且三种环境规制方式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2)研发投入与ER2与GTI的关系呈正相关,与ER3和ER1呈负相关。(3)环境规制影响下,不同地区、所有制性质、要素密度、行业类型的企业的GTI绩效存在差异。(4)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GTI的影响主要为短期的。本研究为环境规制如何影响企业GTI,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背景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研究结果强调了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企业GTI的激励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地区差异、企业特征等因素,这对于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实现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