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的蚊媒传播多种医学上重要的病原体。目前的病媒控制工具已达到其有效性的极限,因此需要引入创新的病媒控制技术。RNAi 有助于在实验室中对蚊子基因进行功能表征,有朝一日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病媒控制方法。最近在向蚊子提供物种特异性干扰 RNA 杀虫剂的微生物口服系统方面取得的进展可能有助于将该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口服 RNAi 杀虫剂代表了一类新型生物合理杀虫剂,可以对抗全球杀虫剂抗药性发病率的上升,有朝一日可能成为综合人类疾病媒介蚊子控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基因的技术正在成为支持病媒种群控制的有前途的工具。人类疟疾和登革热的病媒一直是这些开发工作的主要重点,但近年来,这些技术变得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因此可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例如,致倦库蚊是夏威夷和其他热带岛屿禽类疟疾的主要病媒。禽类疟疾导致许多本土鸟类灭绝,随着气候变化扩大这种蚊子的活动范围,许多本土鸟类继续受到威胁。基于基因的技术将是支持禽类疟疾控制的理想选择,因为它们可以为难以在自然区域实施的干预措施(例如减少幼虫源)提供替代方案,并限制对化学杀虫剂的需求,因为化学杀虫剂可能会危害这些自然区域中的有益物种。这种蚊子也是人类疾病的重要媒介,例如西尼罗河病毒和圣路易斯脑炎病毒,因此对该物种的基于基因的控制工作也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本评论将讨论目前研究较少但很重要的疾病媒介(如 C. quinquefasciatus)中基于基因的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并与研究较多的媒介中可用的技术进行比较。虽然目前大多数基因控制都侧重于人类疾病,但我们将讨论这些技术对疾病和保护重点媒介控制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需要做些什么来准备这些技术以供该领域评估。基于基因的技术的多功能性可能导致开发许多重要工具来控制影响人类、动物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各种媒介。
人类的几种严重疾病仅通过昆虫叮咬传播,因为昆虫会寻找血液来源来获取营养并哺育卵子以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总的来说,这些昆虫“媒介”每年通过它们传播的寄生虫或病毒性疾病造成超过 70 万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 2017 年),包括疟疾、登革热、淋巴丝虫病、恰加斯病、盘尾丝虫病、利什曼病、基孔肯雅病、寨卡病毒、黄热病和日本脑炎。对于这些疾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例如分别由伊蚊和按蚊传播的登革热和疟疾,目前尚无高效疫苗,降低疾病负担的成功案例主要归功于媒介控制(Bhatt 等人 2015 年;世界卫生组织 2019 年)。消除任何疾病可能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既要减少病媒种群的传播潜力,又要清除人类寄生虫宿主。然而,病媒控制直接带来的收益和疾病负担的减少意味着大量的研究和投资都集中在一系列减少蚊子数量的策略上。
• 参谋人员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地点以及/或事件指挥官制定的具体要求,可能还需要额外的指挥人员职位。例如,可以直接指派一名法律顾问到指挥人员,就法律事务向事件指挥官提供建议,例如紧急声明、疏散命令的合法性以及与媒体访问有关的合法权利和限制。同样,可以指定一名医疗顾问并直接指派给指挥人员,在涉及医疗和心理健康服务、大规模伤亡、急性护理、病媒控制、流行病学和/或大规模预防考虑的事件中,特别是在应对生物恐怖主义事件时,向事件指挥官提供建议和推荐。
葡萄卷叶病和红斑病的主要缓解措施包括采购经过病毒筛选的植物材料、移除单个患病葡萄藤(除根)或重新开发高发病区以及减少病媒种群。成功的除根需要准确识别患病葡萄藤,当症状令人困惑、不同步或缺失时,这可能具有挑战性。该项目正在使用人工智能和“内部” LAMP-GRBV 检测来提高视觉评估的准确性。Virus Vision 应用程序的试点版本在识别患病区方面准确率超过 87%。该应用程序的更新版本将在 2023 年秋季发布并测试,其数据库中包含更多照片。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bit.ly/ucce-red-blotch 。
登革热的当前流行病学状况和免疫学特异性 登革热是由黄病毒科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虫媒病毒)引起的,在大多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都有发现。它通过埃及伊蚊雌蚊叮咬传播,在较小程度上也通过白纹伊蚊传播。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发病率逐渐上升,2023 年报告病例数为 500 万例。(1)血清流行率随年龄不同而不同,也随世界不同地区不同而不同,甚至在同一个国家内也存在差异。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南亚、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然而,由于潜在病媒物种的传播(瑞士也有)、人口流动以及全球变暖的影响,流行病学正在发生变化,非洲登革热病例增加,北美和南欧出现本土登革热病例。(2,3)除了发病率的社会经济影响外,登革热还被认为是亚洲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前往流行地区的旅行者感染登革热的负担很低,但并非微不足道,因为它是从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外(亚)热带地区旅行回来后发烧的主要原因。(4)
自 2015 年 G-FINDER 调查中纳入埃博拉病毒以来,G-FINDER 新发感染性疾病调查的范围一直在演变,并将随着世卫组织研发蓝图和专家共识的变化而继续演变。G-FINDER 项目追踪的首要新发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是埃博拉病毒,为应对 2014-15 年西非埃博拉疫情,2015 年 G-FINDER 调查(收集 2014 财年数据)中也纳入了该病毒。新发感染性疾病数据收集的第一年还获得了针对多种丝状病毒疾病(包括埃博拉)的资助。2016 年 G-FINDER 调查(收集 2015 财年数据)扩大到包括另外四种病毒性出血热 - 马尔堡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CCHF)、裂谷热 (RVF) 和拉沙热 - 以及寨卡病毒。扩大的范围还涵盖了针对多种丝状病毒、布尼亚病毒或沙粒病毒的研发以及专注于除埃博拉和马尔堡以外的丝状病毒和除 CCHF 和 RVF 以外的布尼亚病毒的研发。这些 EID 的研发资金与传统的 G-FINDER 被忽视疾病分开分析。2017 年(收集 2016 财年数据),G-FINDER 项目正式开始根据新制定的世卫组织研发蓝图单独跟踪重点 EID 病原体的研发投资。今年增加的疾病有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SFTS)、冠状病毒疾病(包括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和亨尼帕病毒疾病(包括尼帕病毒)。2017 年还纳入了非疾病特异性(疾病 X)资金和多 EID 组织的核心资金。 2018 年(收集 2017 财年数据),疾病 X 和核心资金支出的范围扩大到包括用于支持被忽视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研究的全部资金,包括核心资金、平台技术和其他研发,这些资金以前在被忽视疾病和新发传染病资金总额之间按比例分配。作为纳入新发传染病和被忽视疾病综合资金的一部分,创建了一个新类别,即多病媒控制产品,用于捕获不针对某一特定媒介传播疾病的研发资金。新类别捕获针对目标媒介传播被忽视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媒介控制产品研发的资金。例如,埃及伊蚊既传播登革热病毒(一种被忽视的疾病),又传播寨卡病毒(一种新发传染病)。对于 2017 财年报告的资金,此类资金的全部价值包括在多病媒控制产品类别下,而 2017 年之前的资金则按目标疾病按比例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