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实验室和业余实验室中都可以找到构建不同系统原型的耐心和渴望。这种建设不会停止进步,有时是由于需要,有时是由于改进(Golnabi & Asadpour,2007;Li 等,2019;Khechekhouche 等,2019)。雷诺数的历史写在流体力学年鉴中(Rott,1990)。一项研究表明,流体粒子在管道中以层流的形式平行层行进,互不干扰。管道中流体的速度分布并不均匀。流体在外围场被管道压力破坏,流动速度比管道轴线慢。压力的降低与流体的平均速度成正比。流体的多层起泡并相互交换能量,就形成了湍流。非平稳运动是所产生流动类型的特征。此外,但仅在管道的外围区域,存在层流边界层。在大部分管道截面上,速度分布几乎恒定。压降等于层流压降(Fontane,2005;Brunetière,2010)。当雷诺数大于 3000 时,管道内的流动状态为湍流;虚构因素取决于雷诺数,也取决于相对粗糙度,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我们的手稿显示,雷诺垂直测试台(H 215)无法让大量学生正确地看到体验,这给教育实验室带来了真正的问题,另一方面,实验室设计的水平测试台可以让相同数量的学生清楚地看到实验的所有阶段。
数据空间这一概念正在引起全球行业和研究界的关注。在多个利益相关者相互交换数据的情况下,它充当数据管理的抽象。这个想法是,利益相关者之间轻松交换数据会产生价值,尤其是与数据分析相结合时。新的交易机制旨在使利益相关者能够根据交换的数据和分析服务的价值相互合作。例如,在智能城市场景中,公共交通公司和本地企业可能会参与数据空间,企业可以从改进的零售需求预测中受益,而交通公司可以优化交通管理。然而,这需要一个数据管理架构,允许在明确定义和严格控制的使用策略下共享参与者的数据。因此,数据空间的目标是允许成员共享数据优惠和传输数据,同时控制其使用。数据空间环境中的控制涉及四个要求:(i) 参与者仍然拥有对其身份的主权控制权;(ii) 参与者决定信任谁;(iii) 参与者决定共享数据的使用策略;(iv) 参与者仍然控制其部署。在数据空间的总体架构中(参见图 1),这些要求的技术实现被称为“连接器”,即支持使用控制策略定义和可验证执行此类策略的可信软件组件。这些连接器提供自动化连接、合同和数据完整性的能力。
稳定器框架的性质要求稳定器之间能够相互交换,从而强制类似的经典加法码满足对偶包含约束。Calderbank、Shor 和 Steane (CSS) 进一步提出了一种从两个满足对偶包含约束的经典码构造量子码(也称为 CSS 码)的方法 [3][4]。由于 CSS 码的性质取决于相应的已充分研究的经典码,因此 CSS 码的分析很简单。Brun 等人通过引入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利用预共享纠缠态的概念,进一步从不满足对偶包含约束的经典码构造量子码(也称为纠缠辅助 (EA) 码)[5]。假设纠缠态的接收端量子比特是无噪声的。 EA 码的构造依赖于从一组非交换算子构造阿贝尔群。此类码可提供比无辅助情况更好的纠错能力,对 EA 通信很有用。EA CSS 码由两个不满足对偶包含准则的经典码构造而成 [6] [7]。在多年来研究的各种经典码中,Reed-Muller (RM) 码已用于卫星和深空通信,而极化码(RM 码的泛化)则用于 5G 标准的控制信道 [8]。它们的代数性质使它们不仅可局部测试,而且可局部解码和列表解码 [9] [10]。RM 码具有软判决解码器,可利用软信息获得更好的性能。 [11] 经典 RM 码和量子 RM 码分别可以达到经典和量子擦除信道的容量 [12] [13]。二进制
能源转型是全球能源部门从以化石为基础向零碳转型的途径,其驱动力是减少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尽管环境可持续性和气候中和是这一过程的主要目标,但能源转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范式转变,旨在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带来利益。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的《国际能源展望》[1],未来趋势预测显示全球能源需求将增加,预计到 2050 年将增长约 47%。此外,全球需要改善能源供应。所有这些动机,以及对提高电力系统弹性的需求,都在促进建立一个新的能源生态系统,其基本思想依赖于分散化。根据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创建特权解决方案来应对能源挑战,从而获得可靠、绿色和有弹性的能源。在这种情况下,微电网已被确定为实现与能源转型相关的目标的合适电力系统模型。微电网是一种小型自控电力系统,可在给定的电气边界内将发电机和负载连接起来。它可以与上游主电网互动,既可以并网运行,也可以独立运行。微电网的主要特征包括:存在多个分布式发电机,其中可再生能源比例较高(例如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等);存在储能系统 (ESS),通常基于电池;存在先进的通信基础设施 [2]。微电网中的储能系统 (ESS) 用于执行多种功能,以解决发电和需求变化的管理。微电网中储能系统的典型用途包括提供电压支持、频率调节、合成惯性、可再生能源稳定和时移、套利和配电系统升级延期等服务。此外,信息和通信技术 (ICT) 的广泛使用使微电网的组件能够以双向方式相互交换信息 [3]。就控制和管理而言,微电网通常采用多级方法进行管理,涵盖不同的时间范围和物理层。这种控制方法称为分层控制,可以实现最重要的微电网目标,例如电压/频率调节、功率共享、同步以及弹性和盈利运行。所有上述特性都允许根据定义的优化目标对微电网中的电力流进行调制,并允许电能的最终用户积极参与电力市场[4]。微电网中使用的能源管理系统(EMS)是在更高级别的分层控制下运行的监控系统,用于根据定义的目标(例如成本优化、能源效率)调度电源和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