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澳门氹仔伟龙马路,邮编 999078,2 浙江省污染暴露与健康干预重点实验室,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浙江省杭州市,邮编 310015,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国家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浙江省杭州市,邮编 310003,4 粤港澳污染物暴露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广东省广州市,邮编 510006,5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心理学科,浙江省杭州市,邮编 310005
展望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利用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地区的优势,利用我们的 OneBank 生态系统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推进我们的 GSF 业务。我们最初的重点将放在太阳能光伏项目上,因为我们将利用该领域的潜力。与此同时,我们制定了一项战略计划,以进一步加强我们的 ESG 风险相关基础设施,以支持集团的净零战略。下表重点介绍了我们在 2023 年 ESG 和气候风险管理方面的主要成就和改进。
5. 事实上,香港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以及国际化和市场化的优势。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为香港带来无限机遇,推动香港“再工业化”前景广阔。近年,政府积极从基建、人才、资金、科技和科研五个方面推动“再工业化”。本届政府在2021年《施政报告》中提出重组政府架构,包括建议将创新及科技局改名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并明确“再工业化”是本局持续的政策职能和工作重点。
香港,2024 年 10 月 9 日 — 数码港今日 (10 月 9 日) 与深港科技促进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数码港粉岭智慧空间设立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香港)作为合作基地。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港深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两地在创新创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深入合作,为初创企业及企业提供更多拓展大湾区市场的机会,进一步推动香港和大湾区的经济繁荣。
a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认知控制与脑健康实验室,中国广州 b 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中心,粤港精神疾病联合实验室,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清热病基础研究中心,中国 c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d 香港大学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e 香港大学神经心理学与人类神经科学实验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f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国广州 g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精神科,中国广州
提升科研知识,促进技术转移及商品化,推动香港新型工业化。各研发中心亦加强与内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交流与合作,致力将香港发展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5. 此外,各研发中心积极参与公营机构试用计划,推动公营机构采用本地科技产品和服务。多年来,各研发中心培育了不少科研人才,并凭其创新成果屡获国际奖项,为巩固和提升本地科研团队的能力作出重大贡献。 研发中心最新运作概况 6. 下文概述各研发中心在 2022-23 年度的运作概况,涵盖以下范畴:
国家高度重视深港河套地区发展,在2021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1中,深港河套地区首次被列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合作平台。国务院于2023年8月颁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深圳园区发展规划》)2亦明确提出深圳园区应与香港园区(即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积极对接,协同发展,两园优势互补,努力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河套合作区》)打造成为国际创新创业聚集区的重要载体。
4 BIAI INC.,美国马萨诸塞州切姆斯福德,5 BIAI Intelligence Biotech LLC,中国深圳,6 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7 波士顿大学眼科协会眼科系视网膜分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8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高性能计算中心,中国深圳,9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惠爱医院)情感障碍科和情绪与脑科学院士工作站,中国广州,10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系统 (CNS) 再生研究所,中国广州,11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重点实验室,中国上海,12 麻省总医院精神病学系抑郁症临床与研究项目,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13 香港大学眼科学系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薄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