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根据飞行记录的传感器数据估计大气扰动引起的全局结构载荷的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基于用扰动动力学增强动态、灵活的飞机模型。推导出此增强模型的状态观测器,即卡尔曼-布西滤波器。传感器数据通过观测器处理,从而能够估计飞机遇到的大气扰动。随后,这些估计的扰动用于估计全局飞机载荷。为了评估载荷估计结果,应用了等效损伤载荷的概念。它将全局载荷与其对飞机结构疲劳的影响联系起来。为了验证所提出的工具链,模拟了认证中的设计场景,即离散阵风和连续湍流遭遇,以模拟真实的运行数据。收集的数据用于将得到的估计载荷与模拟载荷与等效损伤载荷进行比较。
商用运输飞机的结构载荷分析:理论与实践 TedL。Lomax,1996 航天器推进 Charles D. Brown,1996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飞行品质和仿真建模的理论与应用 Gareth Padfield,1996 飞机的飞行品质和正确测试 Darrol Stinton,1996 飞机的飞行性能 S. K. Ojha,1995 测试和评估中的运筹学分析 Donald L. Giadrosich,1995 雷达和激光截面工程 David C.Jenn,1995 动态系统控制简介 Frederick O. Smetana,1994 无尾飞机的理论与实践 Karl Nickel 和 Michael Wohlfahrt,1994 防御分析中的数学方法第二版 J. S. Przemieniecki,1994 高超音速气动热力学 John J. Bertin,1994 高超音速吸气式推进William H. Heiser 和 David T. Pratt,1994 实用进气气动设计 E. L. Goldsmith 和 J. Seddon,编辑,1993 国防系统的采办 J. S. Przemieniecki,编辑,1993 大气再入动力学 Frank J. Regan 和 Satya M. Anandakrishnan,1993 柔性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简介 John L. Junkins 和 Youdan Kirn,1993 航天器任务设计 Charles D. Brown,1992 旋翼结构动力学与气动弹性 Richard L. Bielawa,1992 飞机设计:概念方法第二版 Daniel P. Raymer,1992 观测与控制过程优化 Veniamin V. Malyshev、Mihkail N. Krasilshikov 和 Valeri I. Karlov,1992 壳体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Anthony N. Palazotto 和 Scott T Dennis,1992 轨道力学 Vladimir A. Chobotov,1991 国防关键技术 空军技术学院,1991 国防分析软件 J. S. Przemieniecki,1991 超音速导弹进气口 John J. Mahoney,1991
但是,由于输出的是平衡、吃水和阻力,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计算结果非常糟糕,在其他情况下甚至根本无法收敛到合理值。经过大量计算,确定测试中给出的 xcg 和 WA 不一致。必须通过假设垫压力在湿甲板上均匀且恒定来估计 WA,从而根据垫压力测量值进行估算。实验性 xcg 测定似乎也存在一些混淆。报告了两个 xcg;一个在空中,另一个重心在零前进速度下“悬停”在气垫上。它们是不同的,而且并不总是清楚报告的是哪一个。这些测试是在 30 年前进行的,虽然参与其中的一两个 TEXTRON 人员仍然可以提供帮助,但 xcg 问题尤其令人困惑。
开发了高速双体船和 SES 船体形态的航道动态响应理论和工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相关配置。零重力半滑行理论最初用于平静水域分析和航道动力学。从这项初步工作中得出结论,虽然相关大型船舶的典型工作弗劳德数很高(略高于 1),但可能还不足以证明在流体动力学中忽略重力的影响。当时的主要努力是将重力纳入流体动力学,无论是在平静水域作业还是在波浪中。发现 Mauro“平船”理论可作为此扩展的基础。通过将扩展代码的计算结果与 1970 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旧洛克希德坦克上对 Bell-Halter110 SES 进行的模型实验进行比较,证明了这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