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的博士生 Leevi Kallioniemi 使用蓝色激光装置生成纠缠光子对。图片来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研究人员的这一发现可以使量子计算更加紧凑,可能将基本组件缩小 1,000 倍,同时需要更少的设备。目前正在开发的一类量子计算机依赖于光粒子或光子对,它们彼此连接,用量子物理学术语来说,是“纠缠的”。生成这些光子的一种方法是将激光照射到毫米厚的晶体中,并使用光学设备确保光子彼此连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它太笨重,无法集成到计算机芯片中。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的博士生 Leevi Kallioniemi 使用蓝色激光装置生成纠缠光子对。图片来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研究人员的这一发现可以使量子计算更加紧凑,可能将基本组件缩小 1,000 倍,同时需要更少的设备。目前正在开发的一类量子计算机依赖于光粒子或光子对,它们彼此连接,用量子物理学术语来说,是“纠缠的”。生成这些光子的一种方法是将激光照射到毫米厚的晶体中,并使用光学设备确保光子彼此连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它太笨重,无法集成到计算机芯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