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含有76个氨基酸的多肽。❑ 直链结构,生物活性不强,经肾脏清除。❑ 半衰期为90 – 120分钟,体外稳定。❑ 血药浓度高(是BNP的15 – 20倍),血药浓度正相关
全身可用的他克莫司由肝脏 CYP3A4 代谢。也有证据表明肠壁中的 CYP3A4 会进行胃肠道代谢。同时使用已知可抑制或诱导 CYP3A4 的药物或草药可能会影响他克莫司的代谢,从而增加或降低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因此,建议在同时使用可能改变 CYP3A 代谢的物质时监测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并酌情调整他克莫司剂量,以保持类似的他克莫司暴露量
• 窄治疗指数 (NTI) 药物是指剂量或血药浓度的微小差异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治疗失败和/或危及生命或导致持续或严重残疾或丧失工作能力的药物不良反应。
- 监测地高辛治疗时,应在患者处于稳定状态时(即自上次剂量改变或开始用药以来已过去 4-5 个半衰期)测量血药浓度。 - 监测地高辛时,应在最近一次服药后不早于 6 小时测量血药浓度。 - 应根据临床体征和症状来解释地高辛浓度并采取行动。 - 治疗性地高辛浓度应介于 0.6 – 1.2 nmol/L 之间,尽管参考范围高达 2.6 nmol/L。 - 其他心脏活性类固醇与地高辛测定反应不可预测,无法可靠排除。 - 服用 digiFab 后无需测量地高辛浓度。地高辛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浓度解释 地高辛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胶囊 90-100% vs 酏剂 70-85% vs 片剂 60-80%)
对于肾移植患者,建议的 Advagraf 起始口服剂量为 0.15 至 0.20 mg/kg,对于肝移植患者,建议的 Advagraf 起始口服剂量为 0.10-0.20 mg/kg,每天早晨服用一次。Advagraf 的初始剂量应在肾移植后 24 小时内服用,在肝移植后 12-18 小时内服用。应滴定剂量以维持上述全血谷浓度水平;血药浓度详情在第 7 条警告和注意事项 - 监测和实验室测试 - 血药浓度监测中描述。从 Prograf(速释剂)转换为 Advagraf(缓释剂)稳定的肾和肝移植接受者可以从每天两次服用 Prograf(速释剂)转换为每天一次服用 Advagraf(缓释剂)。从 Prograf(速释制剂)转换为 Advagraf(缓释制剂)的患者应每天早晨服用一次 Advagraf(缓释制剂),剂量应等于患者之前稳定的 Prograf(速释制剂)每日总剂量。应使用与 Prograf(速释制剂)相同的目标谷浓度范围和全血谷浓度监测,以维持他克莫司的全血谷浓度与转换前相似。
治疗药物监测对检测帕唑帕尼和华法林之间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病例报告 Shinya Takasaki 1 、Hisanobu Adachi 2 、Yoshihide Kawasaki 2 、Masafumi Kikuchi 1, 3 、Akihiro Ito 2 和 Nariyasu Mano 1, 3 1.日本宫城县仙台东北大学医院药物科学部。 2. 日本宫城县仙台市东北大学医院泌尿外科。 3. 日本宫城县仙台东北大学药学研究生院。 2019年12月5日收到; 2020 年 5 月 2 日修订; 2020 年 5 月 10 日接受;出版日期:2020 年 5 月 10 日 摘要 - 帕唑帕尼是一种口服多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用于治疗肾细胞癌 (RCC)。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例 RCC 患者的病例,该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 (PT-INR) 因帕唑帕尼治疗而升高。此外,我们还报告了帕唑帕尼血药浓度的变化。一名 75 岁的男性因 RCC 接受了左肾切除术。四年后,他的癌症复发,开始接受帕唑帕尼治疗。他还服用华法林治疗心房颤动,他的 PT-INR 恒定在 2 左右。与开始使用帕唑帕尼之前相比,他的 PT-INR 从 2.19 增加到 3.07,因此他的华法林剂量在第 10 天从 3.5 毫克/天减少到 3.0 毫克/天。第28天PT-INR进一步升高至4.34,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均升高。帕唑帕尼的目标浓度为20.5~50.3μg/mL,但第6天血药浓度为92.1μg/mL,第13天血药浓度为93.7μg/mL,因此停用帕唑帕尼和华法林。1周后实验室检查恢复,恢复华法林治疗,但因担心肝功能障碍而停止帕唑帕尼治疗。患者的肝功能障碍和PT-INR升高考虑与帕唑帕尼治疗有关。据报道,帕唑帕尼对临床患者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没有影响。本例患者帕唑帕尼血药浓度异常高,可能造成肝功能障碍和药物相互作用,导致PT-INR延长。除了推荐的帕唑帕尼肝毒性监测外,TDM 监测可能有助于识别有药物相互作用风险的患者。对于同时接受帕唑帕尼和华法林的患者,有必要密切监测 PT-INR。 关键词 - TDM、抗癌药物、帕唑帕尼、华法林、PT-INR、肝功能障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介 帕唑帕尼是一种口服多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作软组织肉瘤和肾细胞癌 (RCC) (1, 2) 的抗癌药物。帕唑帕尼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但也有腹泻、高血压、疲劳和肝功能障碍等各种不良事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帕唑帕尼引起的肝功能障碍经常出现,并且可能很严重(1、2),因此定期监测肝功能检查值至关重要。最近,这些口服抗癌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TDM)正被用于实现个性化医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效果,同时确保治疗安全(3-5)。帕唑帕尼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已经分析完毕,帕唑帕尼的TDM将开始探索(6-8)。
本研究中,治疗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的假设主要来源于本院对一名住院患者的观察。患者在乳腺肿瘤切除后接受了6个周期的以表柔比星为基础的化疗。5个月后,患者出现无法切除的肝转移。在肝动脉和门静脉建立区域通道后,采用与全身化疗相同的方案进行化疗。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药物输注并改为持续输注5-氟尿嘧啶。治疗导致肿瘤缩小。这表明疗效的变化可能与血药浓度有关,尽管药物输注的连续性也可能是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因此,如果只需要改变输注方法,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因此,设计了本实验。这些结果表明,使用HAI/PVI的原始全身化疗方案进行输注化疗,使用全身药物仍然可行,并且可以使在先前的全身治疗中病情进展的UBCLM患者受益。本研究还揭示了肝脏灌注特点决定疗效,区域化疗相较于全身化疗可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肿瘤内药物浓度优势:肿瘤内药物浓度明显升高,
1. 简介 每种药物输送方式的目标都是实现并维持药物疗效的治疗时间过程,同时避免副作用。静脉 (IV) 药物通常使用标准剂量指南,以推注剂量或连续输注的方式给药。推注剂量通常用手持注射器给药,输注用输液泵给药。纳入剂量计算的唯一患者协变量是体重,而年龄、性别、肌酐清除率等其他参数经常被忽略,因为在给药时这些协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数学关系。靶控输注 (TCI) 是一种输注 IV 药物的技术,以在特定的身体部位或感兴趣的组织中实现用户定义的、预测的(“目标”)药物浓度。TCI 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快速滴定反应,可以轻松改变麻醉深度,并在需要时保持稳定的浓度。对临床医生的潜在好处是更精确地滴定麻醉药物的效果。还可以指示 TCI 系统超过血浆中所需的浓度,以加速药物作用的开始速度。(1,2)当使用针对特定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衍生模型时,TCI 系统会结合患者的特征(体重、身高、年龄、性别和其他生物标志物)来实现目标血清浓度,同时允许临床医生根据临床或生理(双频指数监测)指标进行更改。(3)靶控输注 (TCI) 系统现在用作标准化输注系统,也是常规麻醉技术的一部分 2. 历史 1919 年,Widmark 使用恒定速率和采用单室动力学的药物一级消除描述了在恒定速率输注过程中体内积累药量的动力学。1968 年,Kruger-Thiemer 发表了一种数学方法,用于计算输注速率以达到并维持应用于 2 个或更多室的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他们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可用于设计有效的剂量方案,应用推注、消除、转移 (BET) 方案,该方案包括计算以填充中心(血液)隔室的推注剂量、等于消除率的恒定速率输注,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