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冷战的结束和德国的统一导致德国外交和安全政策发生许多变化:《2加4条约》将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兵力削减至37万。由于苏联/俄罗斯军队于 1994 年夏天撤出前东德领土,联邦共和国面临的威胁形势发生了变化。此外,还解散了国民人民军并大规模裁减军事装备。此外,德国联邦国防军部队越来越多地被派往国外执行联合国、西欧联盟或北约的使命。德国联邦国防军因此成为德国在全世界实施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工具。此次会议将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历史置于泛德安全和防务政策的背景下,旨在对统一德国的历史地位问题作出首次贡献。
欧洲冷战的结束和德国的统一导致德国外交和安全政策发生许多变化:《2加4条约》将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兵力削减至37万。由于苏联/俄罗斯军队于 1994 年夏天撤出前东德领土,联邦共和国面临的威胁形势发生了变化。此外,还解散了国民人民军并大规模裁减军事装备。此外,德国联邦国防军部队越来越多地被派往国外执行联合国、西欧联盟或北约的使命。德国联邦国防军因此成为德国在全世界实施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工具。此次会议将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历史置于泛德安全和防务政策的背景下,旨在对统一德国的历史地位问题作出首次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18 个月内,美国陆军航空队的 B29 型飞机与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的 B29 型飞机类似,在两架 C47 运输机在南斯拉夫上空被苏联战斗机击落后,被暂时部署到欧洲。两年后的 1948 年 7 月,柏林空运开始后不久,三组 B29 型飞机被调往欧洲。当时人们认为苏联拥有 300 万士兵和 15,000 架飞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新成立的西欧联盟防务组织一致认为,地面部队和战区飞机不足以对抗如此强大的苏联力量。部署具有核能力的 B29 型飞机是西方空中力量对抗战中被要求纠正战区数量不平衡的首例。在接下来的 42 年里,空中力量的具体作用不断发生变化,但其根本原因是一个假设,即西方空中力量将纠正军事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在多个方面总是有利于华沙条约组织。
2.1. 在四个层面上审查互操作性 ...................................................... 9 5.1. 新的北约区域和次区域指挥结构 .............................................. 40 5.2. 新的北约联合空中作战中心 .............................................. 41 6.1. 空间合作方法 .............................................................. 60 6.2. 西欧联盟卫星中心图像周期 .............................................. 68 8.1. 美国和欧洲的机载地面监视系统 ...................................................... 97 9.1. 未来可互操作战术通信架构中的 MIDS ............................................. 109 9.2. Link 16(JTIDS/TADIL J)使用的防空示例 ............................................. 113 10.1. 美国战斗机在北约主要盟国空军中越来越不常见 ............................................. 124 10.2. 盟国在 JSF 计划中发挥有限作用 ............................................. 125 11.1.盟军的贡献在维和行动中非常重要 ...................................................................................... 142 11.2. 拦截移动装甲的作战概念 ........................................................................................ 154 11.3. 使用机外目标数据评估武器效能 ................................................................................ 156 11.4. 分配给反装甲任务的飞机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 166 11.5. 进入盟军基地和空域可能比盟军的飞机/武器贡献更重要 ............................................................................................. 170 11.6. 盟军摧毁的关键基础设施目标 ............................................................................................. 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