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Y 4.0 国际许可 它是根据作者/资助者提供的,他已授予 medRxiv 永久展示预印本的许可。(未经同行评审认证)
志贺氏菌是全球中度至重度腹泻的主要原因,也是中低收入国家 5 岁以下儿童腹泻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志贺氏菌病的疫苗需求量很大。SF2a-TT15 是一种合成的碳水化合物结合疫苗,可对抗志贺氏菌 2a (SF2a),经证实对成年志愿者安全且具有强免疫原性。本文表明,10 µg 寡糖 (OS) 疫苗剂量的 SF2a-TT15 可在接种疫苗后 2 年和 3 年随访的大多数志愿者中诱导持续的免疫反应,且免疫反应强度和功能均保持良好。接种疫苗 3 个月后确定的任一体液参数的高水平以及特异性 IgG 记忆 B 细胞的数量是免疫反应持久性的良好预测指标。这项研究首次检验了志贺氏菌候选疫苗诱导的抗体功能和记忆 B 细胞反应的长期持久性。
• 针对成人、旅行者和军事人员的基于 CHIM 的监管审批策略 • 针对中低收入国家婴幼儿使用的传统基于疗效的监管审批途径 • 完全整合的志贺氏菌疫苗监管审批途径 • 有条件营销授权,以加快非 Gavi 国家婴幼儿使用志贺氏菌疫苗的审批时间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是一种测试细菌对抗生素反应的方法。这项研究旨在确定抗生素针对微生物活性的有效性。使用两种方法,即扩散方法和稀释方法进行灵敏度测试。使用纸盘(Kirby-bauer)对大肠杆菌和Shigella Sonnei细菌与阿莫西林,新霉素和磺酰胺抗生素进行扩散法进行了扩散法。所需的数据是抑制区的直径。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敏感,但对磺酰胺和新霉素有抵抗力。同时,Shigella Sonnei对阿莫西林,新霉素和磺胺酰胺具有抵抗力。此外,使用液体稀释法测试了稀释法以测试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细菌的效力。所需的数据是带有液体培养基的测试管,没有显示浊度。结果表明,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25%。基于使用扩散和稀释方法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细菌具有很高的有效性,最小抑制浓度为0.25%,而志贺氏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具有抗性。
摘要:成簇的、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 (CRISPR) 和 Cas9 RNA 引导核酸酶的发现为选择性杀死特定种群或物种的细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然而,由于 cas 9 基因构建体无法高效地递送到细菌细胞中,因此 CRISPR-Cas9 在体内清除细菌感染的应用受到了阻碍。在这里,我们使用广宿主范围的 P1 衍生噬菌粒将 CRISPR-Cas9 染色体靶向系统递送到大肠杆菌和引起痢疾的福氏志贺氏菌中,以实现对目标细菌细胞的 DNA 序列特异性杀死。我们表明,辅助 P1 噬菌体 DNA 包装位点 (pac) 的基因改造可显著提高包装噬菌粒的纯度,并改善 Cas9 介导的福氏志贺氏菌细胞的杀灭作用。我们进一步证明,P1 噬菌体颗粒可以使用斑马鱼幼虫感染模型将染色体靶向 cas9 噬菌粒递送到 S. flexneri 体内,从而显著减少细菌负荷并促进宿主存活。我们的研究强调了将基于 P1 噬菌体的递送与 CRISPR 染色体靶向系统相结合以实现 DNA 序列特异性细胞致死率和有效清除细菌感染的潜力。关键词:福氏志贺氏菌、P1 噬菌体、CRISPR-Cas9、抗菌、噬菌粒 ■ 简介
摘要 志贺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可侵入人体肠道上皮。由此引起的感染志贺氏菌病是最致命的细菌性腹泻病。有关决定志贺氏菌病理生理的基因(包括染色体和毒力质粒)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经典反向遗传学获得的。然而,流行的诱变技术的技术限制使得单次反应中只能产生少量突变体,从而阻碍了大规模的志贺氏菌靶向诱变和随后的表型评估。我们采用了一种 CRISPR-Cas 依赖性方法,其中切口酶 Cas9 和胞苷脱氨酶融合在单向导 RNA(sgRNA)的引导下引入靶向 C ! T 转换,导致内部终止密码子和翻译过早终止。在使用 mCherry 荧光报告基因的原理验证实验中,我们能够在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中生成功能丧失突变体,效率高达 100%。使用改进的波动分析,我们确定在优化条件下,由 Cas9 脱氨酶融合引入的非靶向突变的频率与自发突变在同一范围内,这使我们的方法成为细菌诱变的安全选择。此外,我们对该方法进行了编程,以突变已充分表征的染色体和质粒携带的志贺氏菌基因,并发现突变体的表型与已报道的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表型相似,在表型水平上没有明显的极性效应。该方法可用于 96 孔板格式,以提高通量并在几天内生成一系列靶向功能丧失突变体。
志贺氏菌是继轮状病毒之后,五岁以下儿童中第二大致命性腹泻病,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目前,尚无广泛使用的疫苗,而且多药耐药性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志贺氏菌成为疫苗开发的重中之重。使用 GMMA 技术开发的针对宋内志贺氏菌 (1790GAHB) 的单组分候选疫苗含有脂多糖 (LPS) 的 O 抗原 (OAg) 部分作为活性部分。该疫苗在早期临床试验中耐受性良好且具有免疫原性。在法国的一项 1 期安慰剂对照剂量递增试验 (NCT02017899) 中,健康成人接种了三剂五种不同疫苗制剂(0.06/1、0.3/5、1.5/25、3/50、6/100 µg OAg/蛋白质)。在原研究之后 2 - 3 年进行的 1 期扩展试验 (NCT03089879) 中,在初次接种系列之前抗体水平无法检测到的已接种过疫苗的个体接受了 1790GAHB 加强剂量 (1.5/25 µg OAg/蛋白质)。对照组是接种了一剂 1790GAHB 的未接种过疫苗的参与者。当前的分析使用针对检测人血清优化的高通量发光血清杀菌活性 (SBA) 检测法评估了从两项研究中收集的血清的功能性。在接种疫苗者中检测到了具有补体介导的杀菌活性的抗体,但在安慰剂接受者中未检测到。SBA 滴度随着 OAg 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初次接种至少 1.5/25 µg OAg/蛋白质后,反应持续长达六个月。加强剂量在大多数已接种过疫苗的参与者中诱导了 SBA 滴度的大幅增加。观察到 SBA 滴度与抗 S. sonnei LPS 血清免疫球蛋白 G 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GMMA 是一种有前途的 OAg 递送系统,可用于产生功能性抗体反应和持久的免疫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