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可同时获取多种数据类型(图 1)。主要地球物理系统包括机载重力系统、拖曳式航空磁系统、冰穿透雷达和激光高度计。该飞机的实验目标是恢复布格和自由空气重力异常、精确的磁异常、冰下地形以及冰面的精确描绘。定位和导航仪器包括激光环陀螺惯性导航系统、压力高度计、实时差分 GPS 导航系统、双 GLONASS/GPS 接收器和一套载波相位 GPS 接收器(GLONASS 是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飞机仪器套件由基站仪器支持,包括一个用于消除昼夜磁信号的基站磁力计、一个带有传输差分 GPS 校正的广播系统的固定 GPS 以及双频载波相位 GPS 接收器。各种仪器所需的定位精度如表1所示,定位系统的精度如表2所示。
% =================================================== % TEC 数据处理软件 % 顾问:Prof.Dr. Pornchai Supnithi % CSSRG 实验室,% 电信工程学院 % 工程学院 % 拉卡邦先皇理工学院 % 泰国曼谷 % ======================================================= % 输出数据:每天 % TEC.vertical = 垂直总电子含量 (VTEC) % TEC.slant = 倾斜总电子含量 (STEC) % TEC.withrcvbias = 带接收器 DCB 的 STEC % TEC.withbias = 带卫星和接收器 DCB 的 STEC % TEC.STECp = 根据代码范围计算的 STEC % TEC.STECl = 根据载波相位计算的 STEC % DCB.sat = 卫星 DCB % DCB.rcv = 接收器 DCB % prm.elevation = 仰角 % ROTI = 速率更改 TEC 指数
在默认配置下,NEO-M8P 流动站将尝试根据收到的校正数据提供最佳定位精度。一旦收到 RTCM 3 消息的输入流,它将进入 RTK 浮动模式。一旦流动站解决了载波相位模糊度,它将进入 RTK 固定模式。当流动站处于 RTK 固定模式时,相对精度可以预期精确到厘米级。通常需要至少 2 分钟,流动站才能解决载波模糊度并从 RTK 浮动模式转到 RTK 固定模式。此时间段的长度称为收敛时间。
1.1 背景 ................................................................................................................ 1 1.2 典型的同步方案 ................................................................................................ 3 1.2.1 符号定时恢复 .............................................................................................. 5 1.2.2 载波频率偏移恢复 ...................................................................................... 6 1.2.3 载波相位恢复 ............................................................................................. 6 1.3 使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同步 ............................................................................. 7 1.4 下限估计 ............................................................................................................. 9 1.5 同步要求及其对接收机 BER 性能的影响 ............................................................. 13 1.6 根据实现方法进行分类 ............................................................................. 22 1.7 FF 和 FB 同步系统之间的等效性 ............................................................. 25 1.8 常用的同步方法 ............................................................................................. 25 1.8.1 蜂窝/PCS 二进制相移键控 (PSK) 系统 ............................................................. 26 1.8.2 频移键控 (FSK) 系统 ...................................................................... 27 1.8.3 最小频移键控 (MSK) 系统 ...................................................................... 27 1.8.4 连续相位调制 (CPM) 系统 ...................................................................... 28 1.8.5 正交频分复用 (OFDM) 系统 ............................................................. 28 1.8.6 码分多址 (CDMA) 系统 ............................................................................. 29 1.9 问题陈述 ...................................................................................................... 32 1.1 0 研究方法 ...................................................................................................... 3 3 1.11 贡献 ............................................................................................................. 34 1.12 论文概述 ............................................................................................................. 35 1.13 结论 ............................................................................................................. 39
其中 f ( t ) 是包络,ν 是载波频率,φ 是相位。驱动脉冲用于对量子位执行逻辑运算,其持续时间、幅度和相位决定了所执行的运算类型。在本文中,我们重点研究受相位噪声影响的 N π − 脉冲的生成,以实现 N NOT 非理想门。这里使用持续时间为 50 ns、幅度约为 0.5 au、载波频率为 6 GHz 的矩形脉冲。π − 脉冲强制绕布洛赫球的特定轴(在我们的例子中是 X 轴)旋转 180 度,从而导致量子位的状态反转,见图 1(a)。如果 π − 脉冲受到相位噪声的影响,并且量子位在基本状态 | 0 ⟩ 初始化,则最终状态将不是 | 1 ⟩ ,但由于绕 X、Y 和 Z 轴的不必要的旋转,状态有所不同,见图 1(b)。相位噪声已直接应用于脉冲包络分量,这相当于将其应用于载波相位。
传统 RTK(实时动态)是一种基于 OSR 的方法,需要本地参考站的载波相位和伪距校正(或测量)。它提供几乎瞬时的收敛和厘米级定位精度;然而,它在可扩展性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因为 RTK 用户需要附近的站点。在 PPP 领域,为了本报告的目的,做了一些区分。PPP 被定义为一种基于 SSR 的方法,只需要校正空间信号误差(轨道、时钟、代码偏差)[1]。传统 PPP 具有可扩展性的巨大优势;然而,它的巨大挑战是收敛时间比 RTK 慢,通常用于估计各个误差贡献的状态,而这对于 RTK 来说不是必需的。PPP 的一个核心特征是估计载波相位测量模糊度。为了将模糊度解为整数,除了上述 PPP 校正(轨道、时钟、代码偏差)之外,PPP 算法还需要卫星载波相位偏差。模糊度解析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允许具有相位偏差的 PPP 将被称为 PPP-AR(模糊度解析)。在本报告中,我们还将 Fast-PPP 定义为一种为 PPP 提供本地或区域电离层校正的服务,同样可以实现更快的收敛速度。如果该服务同时提供精确的电离层和对流层校正,允许完全校正大气误差,则将其定义为 PPP-RTK,它提供几乎即时的收敛和厘米级精度,但比 PPP 消耗更多的带宽。
摘要 - 提出了通过闭环机器学习的低地球轨道(LEO)卫星轨道预测的框架。通过改进地面车辆的导航,与使用简化的一般扰动4(SGP4)Orbit Orbit Expagator相比,使用“非合作” LEO卫星信号来证明该框架的功效,并通过“非合作” LEO卫星信号导航。该框架称为LEO-NNPON(具有机会性导航的NN预测),假定以下三个阶段。(i)LEO卫星第一通过(跟踪):具有其位置提取物测量值的陆地接收器(伪造,载波相位和/或多普勒)从接收到的Leo卫星的信号中,使其能够估算到达的时间。LEO卫星的状态用SGP4传播的两行元素(TLE)数据初始化,随后在卫星可见性期间通过扩展的Kalman滤波器(EKF)估算。(ii)未观察的LEO卫星(预测):在估计的ephemerides上对具有外源输入(NARX)NN的非线性自回归进行了训练,并用于传播Leo卫星的轨道,以期在此期间不观察卫星。(iii)LEO卫星第二通道(导航):配备LEO接收器的地面导航器(例如,车辆),从Leo卫星的下链路信号中提取导航可观察到可观察到的可观察到的可观察到的可观察到的导航器。这些导航可观察物用于以紧密耦合的方式(例如,通过EKF)以紧密耦合的方式帮助导航器安装的惯性测量单元(IMU)。LEO卫星状态是从NN预测的胚层获得的。提出了装有工业级IMU导航4.05 km的地面车辆的实验结果,并提供了来自两个Orbcomm卫星的信号。比较了三个车辆导航框架,所有车辆导航框架都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 惯性导航系统(INS)位置和速度解决方案进行初始化。 (ii)使用SGP4传播的Leo Esphemerides的Leo-Aided Ins; (iii)与狮子座的狮子座。独立的三维(3-D)位置根平方(RMSE)为1,865 m,而SGP4的Leo Aided INS为175.5 m。 Leo-Nnpon的Leo Aided Ins为18.3 m,证明了拟议框架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