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基因选择与农耕方法的进步相结合,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这是现代农业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例如,过去五十年,奶牛业的牛奶产量增加了一倍多,而奶牛总数却大幅减少。这主要是通过生产系统的集约化、对产奶量和有限数量的相关性状进行直接基因选择,以及使用现代技术(例如人工授精和基因组选择)实现的。尽管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缺陷。首先,品种间遗传多样性急剧减少,全球使用的常见奶牛品种很少,品种内遗传多样性也大幅减少。对产奶量的密集选择也导致了与生育力、健康、寿命和环境敏感性相关的性状的不利遗传反应。展望未来,乳业需要继续完善当前的选择指标和育种目标,更加重视与动物福利、健康、寿命、环境效率(例如甲烷排放和饲料效率)和整体恢复力相关的特征。这需要通过定义标准(特征)来实现,这些标准(特征)必须(a)能够很好地代表各自表型背后的生物学机制,(b)具有遗传性,并且(c)能够在大量动物中尽可能早地进行经济有效的测量。乳牛业的长期可持续性还需要生产系统的多样化,加大对遗传资源开发的投资,这些遗传资源能够抵御特定农业系统(例如有机、农业生态和基于牧场的山地放牧农业系统)中发生的干扰。应将地方品种的保护、遗传改良和使用纳入现代奶牛产业,并应更加小心谨慎,避免奶牛种群遗传多样性进一步丧失。在这篇评论中,我们承认与奶牛场集约化密切相关的高产奶牛遗传学进展已达到极限。我们讨论了发展强劲和长期可持续的奶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该行业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动物福利(个体动物的基本需求和积极福利)和生产效率,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足迹、所需投入和对外部因素的敏感性。2021 作者。由 Elsevier BV 代表动物联盟出版。这是一篇根据 CC BY 许可 (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 开放获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