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省级面板数据为地区年报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金融包容性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方绿色技术创新与数字金融包容性之间存在直接联系。本文强调了不同地区和使用深度对它们影响的差异,并强调了政府参与改善这些特征的必要性。信息基础设施需要加强,特别是在有差距的地区。增加研发投入间接支持了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因为它受到数字金融包容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当数字金融包容性超过特定门槛时,门槛效应最为明显。推动利用数字金融包容性来缩小绿色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非常重要。
本文利用中国内陆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后,进一步以人口老龄化率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回归,从老龄化的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发展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会降低数字经济对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发展与居民健康指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单门槛效应。在中国数字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当老龄化率超过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发展对人口健康的正向影响相较于人口老龄化率在门槛值以下有所增强。这种不对称发展与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因素以及政府制定的政策等密切相关。因此,在数字经济不断推进的同时,政府也应公平、高效地提供健康服务,制定有效的互联网老年援助政策,使数字经济的发展更全面地促进各年龄段居民的健康。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数字经济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将全球化、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数字经济纳入研究框架,利用2001—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探讨全球化与可再生能源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数字经济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全球化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全球化每提高1%,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将提高1.06%;全球化水平对高收入国家、中上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都有显著影响,但对中下收入国家的影响不显著;数字经济在全球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同时,全球化对“一带一路”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受到数字经济单门槛效应的影响,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小于0.061的门槛值时,全球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结论对全球化和数字经济背景下“一带一路”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碳减排的研究假设,利用2011—2019年中国275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数据交互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验证了数字经济在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城市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第一,由于产业的异质性,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并不能减少城市碳排放;第二,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产生倒U型调节效应,进而影响城市碳排放,第三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城市碳减排;第三,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产生双门槛效应,进而影响城市碳排放,产业结构升级的碳减排效应只有在数字经济规模跨越第一个门槛后才会显现。随着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碳减排效应有望持续显著提升,建议地方政府通过鼓励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实现城市碳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