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关于深部脑刺激 (DBS) 后自我疏离的神经伦理学文献及其对自主性的影响,请参阅 Klaming, L., & Haselager, P. (2010)。是我的大脑植入物让我这么做的吗?深部脑刺激提出了关于心理连续性、行动责任和心理能力的问题。神经伦理学,6,527–539;Gilbert, F. (2013)。深部脑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术后自我疏离感、自杀企图和冲动攻击行为。神经伦理学,6,473–481;Lipsman, N., & Glannon, W. (2013)。大脑、思维和机器:深部脑刺激对个人身份、自主性和自由意志的感知有何影响?生物伦理学,27,465–470;Gilbert, F. (2015)。对自主性的威胁?预测性大脑植入物的侵入。 AJOB 神经科学,6 (4),4–11;Gilbert, F.、Viaña, JNM 和 Ineichen, C. (2018)。打破“DBS 导致人格改变”的泡沫。神经伦理学。doi:10.1007/s12152-018-9373-8;Gilbert, F.、Cook, M.、O'Brien, T. 和 Illes, J. (2019)。体现与疏远:首次人体“智能脑机接口”试验的结果。科学与工程伦理,25(1),83–96。
本研究是一项试点文献综述,旨在比较神经伦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的兴趣。 它旨在确定哲学神经伦理学期刊和神经科学期刊中讨论的神经伦理问题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距。 我们从两本专业神经伦理学期刊(《神经伦理学》和《AJOB 神经科学》)中检索了 614 篇文章,从三本专业神经科学期刊(《神经元》、《自然神经科学》和《自然评论神经科学》)中检索了 82 篇以神经伦理为重点的文章。 在将哲学神经伦理学中讨论的神经伦理问题与神经科学家讨论的神经伦理问题进行比较之前,我们根据所讨论的神经伦理问题对这些文章进行了分类。 一个值得注意的结果是它们之间存在相似性,这是一种普遍趋势。神经科学文章涵盖了哲学伦理学家讨论的大多数神经伦理问题,反之亦然。 随后,两类神经伦理学文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哲学-神经伦理学文章更深入地讨论了道德提升的伦理问题以及神经科学发现对我们人格概念的哲学含义等理论问题。相反,神经科学文章往往强调实际问题,例如如何成功地将伦理观点融入科学研究项目和涉及动物的神经科学研究的合理实践中。这些观察将有助于我们确定新兴神经科学“伦理整合”尝试的共同起点,从而有助于更好的治理设计和神经伦理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