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要:2010 年 11 月 4 日,这架空客 A380 客机从新加坡樟宜机场起飞,在爬升至 7,000 英尺的高度时,其注册号为 VH-OQA 的 2 号发动机(劳斯莱斯 Trent 900)发生非包容性发动机转子故障 (UERF)。2 号发动机发生非包容性发动机转子故障 (UERF)。非包容性发动机转子故障的碎片撞击了飞机,导致飞机结构和系统严重损坏。机组控制了局面,在完成应对多个系统故障所需的操作后,安全返回樟宜机场并降落。安全建议 ASTL-2013-039 (ATSB):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建议欧洲航空安全局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合作,审查空客 A380-842、VH-OQA 在印度尼西亚巴淡岛上空发生非包容性发动机转子故障后所遭受的损害,并将从此次事故中吸取的任何教训纳入咨询材料中。2018 年 6 月 26 日发送的回复 2:EASA 正在与 FAA 合作,在 FAA AC 20-128A 和 EASA AMC 20-128A 的修订中考虑到从此次事故和其他非包容性发动机转子故障中吸取的教训。预计将扩大小碎片的合规性演示。FAA 正在领导这项活动,起草其咨询通告的修订版,EASA 将寻求协调。该流程的下一步是 FAA 就 AC 20-128A 的拟议修订进行公众咨询,目前预计在 2018 年第三季度进行。状态:开放
摘要:在目视飞行规则 (VFR) 下操作飞机时遇到仪表气象条件 (IMC) 的现象仍然是主要关注领域。研究表明,在 VFR 下操作的飞行员继续在 IMC 下操作仍然是通用航空 (GA) 事故的重要原因,导致数百人死亡。本研究使用了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 (ATSB) 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 2003 年至 2019 年共 196 起 VFR 至 IMC 事件,其中 26 起有正式报告。采用解释性设计,首先对有报告的 26 起事件进行定性研究,然后对所有 196 起事件进行定量研究。调查的因素包括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日期、涉及的飞机(制造商、型号、类型)、飞行员详细信息(执照、等级、h 和医疗)、死亡人数和因果因素。使用 Fisher 精确检验来强调显著关系。结果表明,如果 (1) 事件涉及私人运营,(2) 飞行员只有夜间 VFR 等级,(3) 飞行员选择进入 IMC,(4) 飞行员没有进行适当的飞行前规划咨询航空气象服务,以及 (5) 飞行员拥有超过 500 小时的飞行经验,则事件更有可能导致致命后果。进一步的结果表明,如果气象条件是多云而无降水,如果飞行员拥有完整的仪表等级,或者飞行员通过无线电协助,事件导致致命后果的可能性较小。使用人为因素分析和分类系统 (HFACS) 框架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致命事件中发生错误和违规的频率略高于非致命事件。定量分析表明,尽管已采取措施解决该问题,但 VFR 到 IMC 的发生次数并未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