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对于中风幸存者来说,上肢功能的恢复仍然是康复过程中的一大挑战。文献表明,如果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个性化治疗,康复率可能会提高。然而,仍然缺乏关于如何为个体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的临床证据。机器人辅助治疗 (RT) 提供了一种直接的方法来调整个体患者的辅助-阻力连续体。在早期的 Brunnstrom 康复阶段,患者受益于辅助训练,而在后期阶段,阻力训练更受青睐。因此,RT 可能会增强常规治疗 (CT),但尚未研究 RT 在分层干预中的应用。本研究评估了在上肢训练方案之后采用 RT 的可能益处,该方案根据每个个体的 Brunnstrom 阶段进行分层。
早期准确预测长期运动恢复程度对于制定针对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使用临床参数和脑磁共振图像作为输入,我们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算法,以提高对放射冠 (CR) 梗塞患者长期运动结果的预测准确性。使用脑磁共振图像和 CR 梗塞后不久获得的临床数据,我们开发了一种综合算法来预测患者发病后 6 个月的手部功能和步行结果。为了开发和评估该算法,我们回顾性招募了 221 名 CR 梗塞患者。综合改良 Brunnstrom 分类预测模型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为 0.891,95% 置信区间为(0.814–0.967),综合功能性步行类别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 0.919,95% 置信区间为(0.842–0.995)。我们证明了使用患者的临床数据和 CR 梗塞后不久获得的脑磁共振图像训练的综合算法可以促进对长期手部功能和行走结果的准确预测。未来的努力将致力于寻找更合适的输入变量,以进一步提高深度学习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准确性。
关键点Bobath概念方法和电动机重新学习计划可能对中肢康复后的上肢康复不利。Brunnstrom运动疗法可能比上肢功能的运动恢复计划更有益。中风后的双边手臂训练的文献混合在一起。双边臂训练可能无益。双边手臂训练与其他疗法方法结合使用可能对上肢康复不利。中风后的上肢康复方面的力量训练和功能强度训练混合在一起。单独或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的特定于任务的训练可能对中肢功能后的某些方面有益。较高和低强度的特定任务训练可能对上肢功能具有相似的影响。约束诱导的运动疗法可能有益于慢性阶段的上肢康复。在中风后亚急性/急性期,在约束诱导的运动疗法上,文献混合在一起。修改的约束诱导的运动疗法可能对慢性阶段的上肢康复有益。修改的约束诱导的运动疗法可能对中尖/急性期在中途恢复后的上肢康复可能没有好处。伸展程序可能会改善中风后上肢功能的某些方面。强度约束诱导的运动疗法在中风后的慢性阶段可能对上肢功能具有相似的影响。文献混合了约束诱导的运动疗法以及Stoke后上肢康复的其他疗法的结合。躯干约束进行训练或分布式约束诱导的治疗可能会改善中风后上肢功能的某些方面,但是将躯干约束与约束诱导的运动治疗相结合的效果尚不清楚。矫形器可能对中肢康复后的上肢康复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