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a)用于1-3的细胞分析的示意图。(b)用1-3处理后从MCF -7细胞中提取的组蛋白的蛋白质分析。每种凝胶的左车道对应于媒介物处理的对照,然后是浓度五倍增加1、2或3(8、40、200、1000、5000 nm)的细胞。暴露时间在每个组蛋白乙酰化标记中相同。(c)在NCI-60细胞线筛选中用1-3处理细胞引起的热图描绘生长。(d)通过1-3对NCI-60抑制作用的互相关分析,溴结构域抑制剂(E)组蛋白H3 N末端的序列表明乙酰化位点和负责修饰的KAT。EP300/CREBBP调节的K18AC颜色为红色。(F)组蛋白H3乙酰化的定量LC-MS分析。值对应于观察到的归一化强度,该强度的组蛋白肽含有从用3处理的细胞分离的指定修饰,其信号的未处理细胞的信号等于100%。在所有情况下,都使用了单一修饰的肽的强度,除K14AC外,其值均来自单一和双重修饰的K14AC肽的总和(2 ND修改:K9ME1,K9ME2,K9ME2或K9ME3)。值表示n = 3个生物学重复的平均值。
摘要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 是最常见的侵袭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在本研究中,我们进行了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以及全基因组 CRISPR-Cas9 敲除筛选,以研究活化的 B 细胞样 DLBCL 细胞系 (RC-K8)。我们在 RC-K8 中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遗传必需性模式,包括对 CREBBP 和 MDM2 的依赖性。对 CREBBP 的依赖性与涉及 EP300 的平衡易位有关,这导致蛋白质的截短形式缺乏关键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HAT) 结构域。CREBBP 和 EP300 基因(B 细胞淋巴瘤中两个经常突变的表观遗传调节剂)之间的合成致死相互作用在之前发表的 CRISPR-Cas9 筛选和抑制剂测定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研究表明,将无偏功能筛选结果与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相结合,可以识别 DLBCL 中常见和独特的可用药物弱点,并且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可以成为 CREBBP 或 EP300 突变病例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