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预后较差,即使有一线治疗,平均存活率也为12-15个月(1-3)。针对GBM分子定义的亚群的靶向治疗已进行了广泛的测试,但在很大程度上遇到了耐药性和生存的最小改善,促使需要开发更有效的治疗选择。对靶向疗法的抗性部分归因于整个肿瘤的异质性。 存在这种肿瘤内异质性的存在被认为是由于存在称为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的肿瘤亚群(4-7)所维持的。 GSC具有类似干细胞的特性,包括自我更新,这是重新植入高度适应性肿瘤的关键,该肿瘤可以逃避治疗功效(4,6)。 GBM中GSC的存在通过频繁的突变和宽松的表观遗传景观维持(6,8)。 因此,专注于GBM中的染色质调节剂失调可能会直接抑制GSC并促使持续的治疗反应。对靶向疗法的抗性部分归因于整个肿瘤的异质性。存在这种肿瘤内异质性的存在被认为是由于存在称为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的肿瘤亚群(4-7)所维持的。GSC具有类似干细胞的特性,包括自我更新,这是重新植入高度适应性肿瘤的关键,该肿瘤可以逃避治疗功效(4,6)。GBM中GSC的存在通过频繁的突变和宽松的表观遗传景观维持(6,8)。因此,专注于GBM中的染色质调节剂失调可能会直接抑制GSC并促使持续的治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