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 年,无线电研究实验室(RRL,现 NICT)决定建造鹿岛 34 m 天线作为西太平洋干涉仪的主站。当时,日本国立天文台(NAOJ)的野边山射电天文台参与了使用野边山 45 m 的全球毫米波 VLBI,并刚刚开始 VLBI 观测。一套 Mark-3 记录器从野边山运到臼田站,使用臼田 64 m 进行了首次与 TDRS 卫星的空间 VLBI 实验,并成功进行了条纹检测。然而,在日本,独立的天文 VLBI 观测研究尚未实现。听到鹿岛34米天线建设的消息后,森本教授(图2)注意到鹿岛34米天线的面精度为170μ,对毫米波VLBI观测非常有效。森本教授向RRL提议与NAOJ合作进行毫米波VLBI研究,于是联合研究开始了。NAOJ决定利用RRL拥有的43GHz冷却接收机杜瓦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43GHz冷却HEMT接收机(图3),联合研究于1989年开始。KNIFE实验与34米天线的启动和测试同时开始。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