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BH 4 和 Al 2 O 3 • LiI 和 Al 2 O 3 • AgI 和 Al 2 O 3 • AgBr 和 Al 2 O 3 • CuBr 和 Al 2 O 3 • CuBr 和 TiO 2 • Li 7 La 3 Zr 2 O 12 和锂硼硅酸盐玻璃
氢能因其高效、可再生的特性而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由于缺乏高性能的储氢材料,氢能虽然前景广阔,但却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先前的研究表明,在 LiBH 4 中添加铝基化合物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储氢性能的复合材料。在本文中,研究了2LiBH 4 + M(M = Al,LiAlH 4 ,Li 3 AlH 6 )不同复合体系的放氢性能。结果表明,在球粉比为25:1、转速为300 rpm 时,由LiH和LiAlH 4 合成Li 3 AlH 6 的最佳球磨时间为50 h。所研究的三个体系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使 LiBH 4 不稳定,而2LiBH 4 -Li 3 AlH 6 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根据差示扫描量热法结果,纯 LiBH 4 在 469 ◦ C 时释放氢气。2LiBH 4 -Li 3 AlH 6 的 LiBH 4 放氢温度为 416 ◦ C,而 2LiBH 4 -LiAlH 4 和 2LiBH 4 -Al 的放氢温度分别为 435 ◦ C 和 445 ◦ C。2LiBH 4 -Li 3 AlH 6 、2LiBH 4 -LiAlH 4 和 2LiBH 4 -Al 样品分别释放 9.1、8 和 5.7 wt.% 的 H 2 。此外,2LiBH 4 -Li 3 AlH 6 复合材料在 150 分钟内释放了 9.1 wt.% 的 H 2 。动力学得到了提高。结果表明:2LiBH 4 -Li 3 AlH 6 表现出最好的放氢性能,因此2LiBH 4 -Li 3 AlH 6 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储氢材料。
锂硼氢化物储氢材料的最新进展 张文宣, 张欣, 黄振国, 李海文, 高明霞, 潘红鸽, 刘永锋* 张文轩, 张晓燕, 张晓燕博士, 高明贤教授, 潘华光教授, 刘永锋教授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杭州 310027,中国 电子邮件: mselyf@zju.edu.cn 潘华光教授, 刘永锋教授 西安工业大学新能源科技研究院,西安 710021,中国 黄志刚教授 悉尼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81 Broadway, Ultimo, NSW, 2007,澳大利亚 李华伟教授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肥 230031,中国 关键词: 氢, 储氢, 硼氢化物, LiBH 4 , 热力学, 动力学 摘要 :
能量储能和转换材料对于新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至关重要(Li等,2016)。氢作为一种理想的能源载体,可以运输,可储藏和可转换,有可能成为解决能源安全,资源可用性和环境兼容性的解决方案(Martin等,2020)。在环境条件下的体积密度极低(0.0899 kg m-3),以安全,有效和经济方式存储氢是一个基于氢的经济发展的巨大挑战(Schlapbach和Züttel,2001年)。与加压气体或液化氢相比,将氢存储在金属氢化物中具有确定的优势,在重量和体积密度,安全性,安全性和能量效率方面,用于移动和固定应用(Wu,2008; He et al。,2019; Ouyang等,202020202020年)。由美国能源部(DOE)制定的标准用于轻型燃料电池车的机载氢存储,包括6.5 wt%的系统重力密度和50 kg H 2 m-3的体积密度,以及其他严格的特性以及其他严格的特性,例如操作温度(<85°C),<85°C),扩展的自行车生活,快速生命,快速的Kinet,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和成本。Therefore, in the last decade tremendous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ight metal hydrides, including MgH 2 , alanates, borohydrides, amides/imides, which hold sufficiently high hydrogen capacity ( Orimo et al., 2007; Hansen et al., 2016; Yu et al., 2017; Liu et al., 2018; Schneemann et al., 2018; Zhou等人,2019年;ding等。Zeng等。Zeng等。这本特殊的基于金属氢化物的能量储能和转化材料的重点是轻质金属氢化物的合成,催化剂开发和纳米结构(MGH 2,ALH 3,NAALH 4和LIBH 4)作为氢存储介质。对这一特刊的八项贡献强调,金属氢化物是有希望的高密度氢存储的候选者。催化剂证明有效地减少了基于MG的材料中氢气和解吸的反应能屏障。报告了Co-Ni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具有不同的组成和形态,用于MGH 2的氢储存反应。CO部分替换Ni引起了形态学从球形到板的变化,发现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较小,这可能是由于表面接触降低所致。prepared Ni and TiO 2 co-anchored on reduced graphene oxide [(Ni- TiO 2 )@rGO], which showed superior catalytic effects on the hydrogen desorption, as evidenced by the release of 1.47 wt% H 2 by MgH 2 within 120 min at 225 ◦ C. Wang and Deng ameliorated the performance of MgH 2 by using a core-shell Co@N-rich carbon (CoNC) based催化剂。在他们的工作中,MGH 2-5 wt%conco复合材料在325°C中释放了高达H 2的6.58 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