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卡尔·罗伯内特·利克莱德的家人、朋友、同事以及几乎所有人都称他为利克;按照他自己的意愿,我也就非正式地称他为利克。他去世时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部成员(1969 年当选)、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以及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员。他是一位富于想象力的实验者和理论家、一位知识分子领袖和一位梦想家,在心理声学和计算机科学两个不同领域都留下了重大印记。利克于 1915 年 3 月 11 日出生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是浸信会牧师约瑟夫·帕伦·利克莱德和玛格丽特·罗伯内特·利克莱德的独子。 1937 年,利克毕业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主修心理学、数学和物理学,次年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他继续在罗彻斯特大学攻读心理学研究生,并于 1942 年获得博士学位。利克在罗彻斯特大学的博士研究是对“位置”和“频率”的实验研究
本报告向 JCR Licklider 致敬,感谢他对美国计算机科学研究和教育的贡献。我们在此重印了他最初发表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体现了他关于计算机如何增强人类解决问题能力的想法。如果你有幸见到他,并说了这样的话:“很高兴见到你,Licklider 博士”,他会立即要求你叫他 Lick。他的朋友、同事和熟人都称他为 Lick。Lick 有一个更好的计算方式的愿景。曾几何时,要让计算机执行你的命令,你必须在纸卡或纸带上打孔,将纸交给将其送入机器的人,然后离开几个小时或几天。Lick 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而且,他比其他任何个人都更努力地做到了这一点。在三十年前发表的题为“人机共生”的论文中,Lick 为数十年的计算机研究提供了指导。这篇论文是基于他在 Bolt、Beranek 和 Newman 公司组织和领导的一个小型研究小组所做的工作。20 世纪 50 年代末,该小组从 Digital 公司购买了第一台 PDP-1。在这台机器上,Lick 的小组设计并构建了最早的分时系统之一。1962 年,高级研究计划署 (ARPA) 主任邀请 Lick 加入该机构,创建和管理一个资助研究的项目。尽管其年度预算高于所有其他政府支持机构分配给计算机研究的资金总额,但它是 ARPA 内较小的项目之一。这个项目引领了 60 年代末的商业分时和 70 年代中期的网络化。计算机界批评了 Lick 的 ARPA 计划。大多数计算机制造商和计算机中心主任认为分时是一种低效的机器资源利用方式,不应推行。但 Lick 有勇气坚持下去。他在 ARPA 的职责包括挑选和资助研究人员建立和领导研究小组。在这方面,Lick 是麻省理工学院 MAC 项目和其他一些塑造该领域的项目的设计师。他 25 年前挑选的领导者现在读起来就像计算机研究界的名人录。Lick 最不为人知的成就也许是他最重要的成就。在 ARPA 工作之前,没有一所美国大学授予博士学位。
本报告向 J. C. R. Licklider 致敬,感谢他对美国计算机科学研究和教育的贡献。我们在此重印了他的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最初发表于 20 世纪 60 年代,体现了他关于计算机如何增强人类解决问题能力的想法。如果你有幸见到他,并且说了这样的话:“很高兴见到你,Licklider 博士”,他会立即要求你叫他 Lick。他的朋友、同事和熟人都叫他 Lick。Lick 有一个更好的计算方式的愿景。曾几何时,要让计算机执行你的命令,你必须在纸卡或纸带上打孔,将纸交给将其送入机器的人,然后离开几个小时或几天。Lick 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而且,他比任何其他个人都更努力地确保我们做到了。在三十年前发表的题为“人机共生”的论文中,Lick 为数十年的计算机研究提供了指导。这篇论文基于他在 Bolt、Beranek 和 Newman 组织和领导的一个小型研究小组所做的工作。20 世纪 50 年代末,该小组从 Digital 购买了第一台 PDP-1。在这台机器上,Lick 的团队设计并构建了最早的分时系统之一。1962 年,高级研究计划署 (ARPA) 主任邀请 Lick 加入该机构,创建和管理一个资助研究的计划。尽管其年度预算高于所有其他政府支持机构分配给计算机研究的资金总额,但它是 ARPA 内较小的项目之一。该项目引领了 60 年代末的商业分时和 70 年代中期的网络化。计算机界批评了 Lick 的 ARPA 计划。大多数计算机制造商和计算机中心主管认为,分时使用机器资源效率低下,不应推行。但 Lick 有勇气坚持下去。他在 ARPA 的职责包括选择和资助研究人员来建立和领导研究小组。在这方面,Lick 是麻省理工学院 MAC 项目和其他一些塑造该领域的项目的架构师。二十五年前他选出的领导者现在读起来就像计算机研究界的名人录。Lick 的成就中最不为人所知的也许是他最重要的成就。在他在 ARPA 工作之前,没有一所美国大学授予博士学位。
通过将技术与人类相匹配而不是相反来创造一个更好的战后世界。阅读那个时代的经典著作,如 Chapanis、Garner 和 Morgan (1949);Craik (1947, 1948);和 Licklider (1960),人们可以感受到兴奋的气氛、机遇的气息和希望的萌芽。特别是,Taylor (1957) 提出工程学和心理学的结合可能不仅仅是不同学科的结合。他推测,“在开始为机器设计做出贡献时,心理学家已经开始从理论和务实的角度将心理科学和物理科学结合在一起。它们在概念层面上能走多远还有待观察。”(第 258 页)。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人因/人体工程学 (HF/E) 学科开始出现
摘要:自由空间光学(FSO)通信提供的数据率的增加至关重要。在卫星和行星际网络中使用时,这些光学链路可以确保快速连接,但它们容易受到大气中断和长轨道延迟的影响。延迟和破坏耐受网络(DTN)体系结构可确保两个末端节点之间的可靠连接,而无需直接连接。与FSO链接一起使用时,这可以是资产,提供可以处理连接间歇性质的协议。本文对FSO和DTN的理论和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这篇评论的目的是为研究无线卫星网络的研究提供动力,重点是使用Licklider传输协议。提出的评估确定了这些网络的可行性,提供了许多需要依靠的例子,并总结了所涉及的技术开发的最新阶段。
《思维工具》是一本回顾未来主义的书。我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写的,试图预测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会是什么样子。我的冒险之旅始于我发现施乐 PARC 和道格·恩格尔巴特,并意识到所有涌入硅谷的记者都错过了真实的故事。是的,青少年在车库里发明新产业的故事很不错。但个人电脑的想法并不是史蒂夫·乔布斯的头脑中诞生的。事实上,人们可以使用计算机来放大思想和交流,将其作为智力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工具的想法并不是主流计算机行业或正统计算机科学的发明,甚至也不是自制计算机专家的发明。如果没有 JCR Licklider、Doug Engelbart、Bob Taylor、Alan Kay 这样的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但是他们的工作根植于更古老、同样古怪、同样富有远见的工作,因此我回过头来拼凑布尔、巴贝奇、图灵和冯·诺依曼——尤其是冯·诺依曼——如何奠定基础,后来的工具制造者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我们今天生活的未来。除非你了解心智放大技术从何而来,否则你无法了解它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许多人慷慨和耐心的帮助,本书就不会被构思出来,也不可能被写出来。衷心感谢丽塔·埃罗、埃夫隆·巴尔、约翰·布罗克曼、唐纳德·戴、罗伯特·埃克哈特、道格·恩格尔巴特、布伦达·劳尔、霍华德·莱文、朱迪思·马斯、杰拉尔丁·莱茵戈尔德、艾伦·林茨勒、查尔斯·西尔弗、马歇尔·史密斯、鲍勃·泰勒、大卫·罗德曼和格洛丽亚·沃纳。还要感谢艾伦·特纳,他最初为我的网络发表准备了文字。
1969 年 10 月 3 日,两台相距遥远的计算机首次通过互联网“对话”。两台计算机(一台位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另一台位于斯坦福研究所)通过 350 英里的租用电话线连接,尝试传输最简单的信息:单词“login”每次传输一个字母。“L”和“O”传输完美。当传输“G”时,斯坦福研究所的计算机崩溃了。尽管崩溃了,但一个主要障碍已被清除,两台计算机实际上已成功传输了一条有意义的信息,即使不是计划中的信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以其自己的语音方式向斯坦福研究所的计算机说“你好”。第一个创新的计算机网络(尽管很小)现已投入运行。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互联网是二十世纪五大发明之一,与电视、飞机、原子能和太空探索齐名。然而,与上述几项发明不同,互联网并非起源于十九世纪。直到 1940 年,即使是像儒勒·凡尔纳那样的想象力也无法预见到,物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合作,会在三十年后引发一场新的通信革命。即使是 AT&T、IBM、通用电气等顶级实验室,在面临一组可以通过复杂的线路同时通话的计算机时,也只能想象出一种依靠中央办公室交换方法通过一条电话线进行计算机间通信的机制。更进一步的设想来自其他一些机构和公司,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机构和公司工作的个人。虽然人们可以将 1969 年 10 月的传输视为一个开端,但对于之前几十年从事通信和人工智能工作的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一个有着悠久而复杂根源的事件。本文将从二战语音通信实验室的起源追溯这些开端,并试图证明一些天才人物的概念飞跃以及他们的辛勤工作和生产技能如何使得我们每天收到的电子邮件成为可能。虽然很难确定像发明这样模糊的东西,但第一个网络并不难识别。洛杉矶的计算机通过一个称为 ARPANET 的微型分组交换网络向斯坦福的计算机说“你好”,ARPANET 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名字命名。博尔特·贝拉内克和纽曼是 ARPANET 的创建者,并管理了 20 年,他们认为 ARPANET 的成功有以下几个因素:靠近两所知名大学、只聘用最优秀的人才以及美国政府在人造卫星问世后大力支持研究的政策。1948 年,理查德·博尔特、罗伯特·纽曼和我和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支持下,成立了声学咨询公司 Bolt Beranek and Newman (BBN),当时是一家合伙企业。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互联网的诞生需要三个概念创新——人机系统或共生、分时和分组交换。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里,BBN 将汇集能够构想这三个概念并使其发挥作用的人才。回想起来,对于不懂计算机的非专业人士来说,这三个概念中最能引起共鸣的似乎是“人机共生”,这是一个开创性的概念,主要由 JCR Licklider 阐述。他设想使用当时在主要行业中很常见的大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