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媒体开发局(“IMDA”)对此处提供的材料不作任何形式的陈述或保证,并且排除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关于非侵权、适销性、令人满意的质量和适用于特定用途的保证或条件。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对于本文所含的任何错误和/或遗漏,或因使用本材料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包括任何利润、业务、商誉或声誉损失,和/或任何特殊、偶发或间接损害),IMDA 均不对您或任何第三方负责或承担责任。IMDA 保留更改、修改或添加本文件任何部分的权利。本文中的任何内容均无意对 IMDA 产生或施加任何具有约束力的法律义务或责任(无论是明示或暗示的,也无论是合同或其他形式)。在不影响前述条款的情况下,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得约束 IMDA 采取任何特定的行动方案。因此,本文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得解释为授予任何期望,无论是程序性的还是实质性的,即 IMDA 将来会采取或不采取任何特定行动,无论该等行动源于或归因于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或作为公共当局行使其自由裁量权。 IMDA 提醒注意,本标准/规范的任何实践或实施都可能涉及知识产权的使用,并且不对任何此类知识产权的存在、有效性和/或适用性发表任何意见,无论该等知识产权是由 TSAC 成员还是任何第三方主张。截至本标准/规范发布之日,IMDA 尚未收到与本标准/规范的实施相关的任何专利权的书面通知。然而,实施者需注意,这可能不代表最新信息,因此强烈建议查阅 ITU、ISO、IEC 或相关标准开发组织的相关数据库,以获取有关知识产权的信息。建议实施者自行获取专业、技术和/或法律建议,并进行所有必要的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在他们打算采取的任何决定或行动方面,或在实施任何标准/规范之前进行必要的调查或寻求澄清。
- 用例 ID:例如 UC-QN-00X。 - 用例描述:提供简短摘要、用例的总体说明,包括背景、动机、相关技术和目标领域,如果可能的话,最好附上图表。 - 问题陈述:确定与用例相关的问题和/或限制。 - 技术考虑:讨论解决确定的问题和/或限制的各种技术问题和挑战。 注:技术成熟度:评估解决上述技术考虑所需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的成熟度,例如技术就绪水平(TRL)等。 - 标准化考虑:确定 QKDN 之外的量子网络的相关标准化项目,包括符合 ITU-T SG13 工作范围的未来标准化建议。 - 其他:1)好处和影响,描述用例将带来的好处,以及应用后将产生的影响。2)应用前景,评估相关应用领域和潜在市场等。
加密协议是一种抽象或具体的协议,它执行与安全相关的功能并应用加密方法 [b-Dong],正如本报告所示,QKD 协议 [b-ITU-T X.1710] 具有加密协议的特征。QKD 协议可以被视为一种密钥建立协议,其中两个远程方按照分步程序协商秘密对称密钥,其中每一步都与安全性有关。与基于算法的传统解决方案不同,QKD 协议需要使用专用硬件通过物理通道传输量子态,并使用软件对经典信息进行后处理以输出随机位作为密钥。从这个意义上讲,QKD 协议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通信协议,其中通信协议是一套规则系统,允许通信系统中的两个或多个实体通过任何类型的物理量变化来传输信息 [b-Popovic]。本技术报告旨在介绍 QKDN 背景下的 QKD 协议,并提供一些标准化观点。
• QKDN 控制、管理和编排的功能要求 • QKDN 的管理信息模型 • QKDN 控制、管理和编排的参考点 • QKDN 控制、管理和编排的流程
ITU-T SG13,SG17,ETSI和其他SDO一直在标准化QKDN的许多方面,包括QKDN体系结构,密钥管理,安全要求和安全证明等。但是,这些SDO的可交付成果集中在QKDNS的单个提供商上,尽管最近在ETSI ISG-QKD [ETSI GS QKD 020]和ITU-T SG13 [ITU-T Y.QKDN_IWFR] [ITU-t Y.-T Y.QKDN_IIWRQ]中考虑了互动方面。y.qkdn_iwfr和y.qkdn-iwrq在ITU-T SG13中分别研究了互动框架和要求。尽管事实是,不同QKD提供商之间以及两个不同QKDN运算符之间的互助方面,但这是QKDN网络的大规模开始,可以为端到端QKD服务提供最终用户的大型QKD服务,并在最终用户不在家庭网络等领域时提供QKD服务。因此,QKDN的联合会共享
ITU-T • SG 11:QKDN 协议方面 • SG 13:QKDN 网络方面 • SG 17:QKDN 安全方面 • FG QIT4N WG1:QIT 的网络方面;WG2:QKDN ISO/IEC JTC1 信息技术 • SC 27 WG 3:QKD 实施安全(ISO 23837 和 PWI 22061) • IEC SEG 14 量子技术 • JTC 3 量子技术 ETSI ISG QKD • 自 2008 年以来的 QKD 标准化活动 ETSI TC Cyber QSC • 量子安全密码学 CEN 量子技术焦点组 • QT 标准化路线图:需求、用例、供应 IEEE 和 IRTF • 量子倡议对标准的支持 • 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互联网 NIST • 后量子密码学(PQC)算法
第8条描述了QKDN中SDN控制的基本功能体系结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只有一个单个SDN控制器不适用于QKDN中的整体控制,并且可以采用层次结构SDN控制器。图2说明了QKDN中的分层SDN控制器。在这种情况下,SDN控制器以层次结构方式组织,每个SDN控制器的功能和实现彼此独立。层次控制器负责其控制范围内的服务提供。每个层SDN控制器都有其北行接口可以与服务层通信,但是只有第一层具有一个南行接口,用于控制可控元素并从密钥管理层和量子层收集信息。图。2已在第9节中定义,此建议仅描述新添加和更新的建议。
SDN 被定义为一种控制框架,它通过分离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来支持网络功能和协议的可编程性,而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目前在大多数网络设备中是垂直集成的。SDN 提出了一种逻辑集中式架构,其中控制实体(SDN 控制器)负责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 提供网络资源的抽象。这种抽象使 SDN 能够执行网络虚拟化,即对物理基础设施进行切片并创建多个共存的网络切片(虚拟网络),独立于底层无线或光学技术和网络协议。理想情况下,SDN 架构基于单个控制域,该控制域由多个网络节点组成,这些节点采用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不同技术,并通过标准接口进行控制。对于 QKDN 的互通场景,需要多域网络编排,因为每个域可以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每个域都可以通过其自己的客户 SDN 控制器进行独立控制。本建议书提出了 SDN 编排和虚拟化的框架,该框架允许规范化控制,从而允许在抽象级别上组合跨多个域的端到端配置服务。编者注:随着工作的进展,将添加有关两个 QKDN 提供商之间 QKDNS 互通的 SDN 控制概念的进一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