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ject: INFO Catalog Level: 390C Course Name: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Meeting Days: T/Th Times: 75 min@2 days/wk Start/End Times: 11:30-12:45 Capacity: ~50 Room: LGRC 104A Credits: 3 Instructor: Anna Green annagreen@umass.edu Office: CS 348 Pronouns: she/her TA: TBD UCAs: Office小时:TBD课程描述:本课程旨在为信息学学生提供有关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广泛,实用的介绍。该课程将在概念级别讨论用于分析生物序列数据的模型和算法,以及实际的应用和数据分析。不假定生物学背景。本课程的主要重点是分析基因组数据,包括序列比对,基因组组装,基因组注释,系统发育构建,突变效应预测,种群遗传学,RNA-SEQ数据分析和基因型 - 型 - 表型联想研究。在整个课程中,我们将强调使用生物学数据所面临的独特挑战。通过讲座和动手编程问题集,学生将发展必要的技能来应对生物学的计算挑战。课程URL:https://people.cs.umass.edu/~annagreen/courses/info390x/您的主题选择理由:本课程旨在成为Informatics专业HLS Track的核心要求的一部分。它主要是数据科学,而不是以算法或以理论为中心的算法引入该领域。学习目标:
1。从25-07-22至29-07-22在Chaitanya Bharathi技术学院(A)举行的Chandigarh Applied Science Departion,Nitttr,Chandigarh进行了一周的在线FDP。2。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在线FDP:2D纳米材料:由Applied Science Department,Nitttr,Chandigarh在Chaitanya Bharathi技术学院(A)举行的潜在和应用,从17-10-22至21-10-22举行。3。参加了在线高级ATAL FDP生物医学设备的高级制造精密健康技术的高级制造业。4。参加了Atal Academy从13-12-2021到17-12-2021 5。参加了在线网络研讨会,以了解了解植物基因组多样性的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工具(NBMPGD 2021),由UCAS,克里希纳大学(Krishna University),Machilipatnam组织,于2021年8月12日6.2021年3月3日至4日在印度海得拉巴-500 075的Chaitanya Bharathi技术学院(A)于2021年3月3日举行的“ Sudhee 2021”协调员。7。参加了FDP关于“高级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最新趋势”,CBIT,CBIT,08-03-2021至12-3-21。8。参加了Faba Academy组织的生物制药和疫苗行业的当前和未来机会的在线网络研讨会,2021年6月26日9.参加了关于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进步的FDP,生物技术部,NIT Warangal,从22-2021到26-03-2021。10。3月3日至4日举行的“ Sudhee 2021”的协调员
1 亚琛工业大学 I. 物理研究所和 JARA-FAME,52056 亚琛,德国 2 中东技术大学 (METU) 物理系,06800 安卡拉,土耳其 3 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萨瓦大学勃朗峰分校、CNRS、LAPP-IN2P3,74000 安纳西,法国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UAA),北京,100191,中国 5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北京,100190,中国 6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49,中国 7 中国科学院大学 (UCAS),北京,100049,中国 8 INFN Sezione di Bologna,40126 博洛尼亚,意大利 9 博洛尼亚大学,40126意大利博洛尼亚 10 麻省理工学院 (MIT),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 02139 11 马里兰大学东西方空间科学中心,美国马里兰州帕克城 20742 12 马里兰大学 IPST,美国马里兰州帕克城 20742 13 CHEP,庆北国立大学,韩国大邱 41566 14 CNR – IROE,意大利佛罗伦萨 50125 15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CERN),瑞士日内瓦 1211 23 16 DPNC,日内瓦大学,瑞士日内瓦 1211 4 17 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CNRS,格勒诺布尔 INP,LPSC-IN2P3,法国格勒诺布尔 38000 18 格罗宁根大学卡普坦天文研究所,邮政信箱 800, 9700 AV 格罗宁根, 荷兰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中国 3 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石河子,中国 4 新疆农垦科学院,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河子,中国 5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中国 6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中国 7 动物和草地研究与创新中心,Teagasc,Moorepark,Fermoy,科克,爱尔兰 8 意大利皮亚琴察天主教大学动物科学、食品与营养系 9 克尔曼 Shahid Bahonar 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系,伊朗克尔曼 10 伊朗德黑兰帕亚梅诺尔大学农业系 11 俄罗斯联邦莫斯科州 LK Ernst 畜牧业科学中心 12 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大学动物育种与遗传学研究所 13 捷克共和国伊赫拉瓦州立兽医研究所病毒学系 14 意大利巴里莫罗巴里大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系 15 德国吉森尤斯图斯-李比希大学动物育种与遗传学系 16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 (ICARDA) 小反刍动物基因组学 17 英国诺丁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畜牧与牧草遗传资源联合实验室,中国北京 19 国际畜牧研究所(ILRI)畜牧遗传项目,肯尼亚内罗毕 20 国际畜牧研究所(ILRI)畜牧遗传项目,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 21 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热带畜牧遗传与健康中心(CTLGH),英国中洛锡安郡复活节布什 22 阿尔伯塔大学生物科学系,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 23 阿尔伯塔省政府鱼类和野生动物执法处法医科,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 24 芬兰自然资源研究所(卢克)生产系统,芬兰约基奥宁 25 卡迪夫大学生物科学学院,英国卡迪夫卡西斯公园 26 卡迪夫大学可持续场所研究所,英国卡迪夫荷兰乌得勒支 28 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农业与食品,昆士兰生物科学区,圣卢西亚,布里斯班,昆士兰州,澳大利亚 † 这些作者对本研究贡献相同。 * 通讯作者:电子邮件:menghua.li@cau.edu.cn。副主编:Yuseob K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