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 AU+ 197 AU中,使用Gemini ++代码的超级别量子分子动力学(URQMD)模型研究了197 AU+ 197 AU在中等能量中的速度分布,集体流量和核停止功率。采用了URQMD模型来模拟重离子碰撞的动态演化,而Gemini ++代码则用于模拟URQMD产生的主要片段的衰减。将计算的结果与Indra和FOPI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速度分布,集体流和核停止功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较低束能量下。此外,当包括顺序衰减效果时,可以更好地再现在研究束能量下的集体流量和核停止功率的实验数据。
核物质的状态方程,即核子结合能、温度、密度以及同位旋不对称性之间的热力学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核物理和天体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了解核状态方程对于研究原子核的性质、中子星的结构、重离子碰撞(HIC)动力学以及中子星并合都至关重要。重离子碰撞提供了一种在地面实验室中生成高密度和同位旋不对称核物质的独特方法,但形成的致密核物质仅存在很短的时间,人们无法在实验中直接测量核状态方程。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将现象学势作为输入的输运模型,通过与实验室测得的可观测量进行比较来推导核状态方程。超相对论量子分子动力学 (UrQMD) 模型已广泛应用于研究从费米能量 (40 MeV/核子) 到 CERN 大型强子对撞机能量 (TeV) 的 HIC。随着 UrQMD 模型的核平均场势项、碰撞项和团簇识别项的进一步改进,FOPI 合作组最近测量的轻带电粒子集体流和核停止数据可以重现。在本文中,我们重点介绍了我们最近使用 UrQMD 模型研究核 EOS 和核对称能的成果。讨论了从传输模型和 HIC 实验中提取核 EOS 的新机遇和挑战。
重离子碰撞(HIC)中中子与质子的椭圆流比是限制核对称能的重要探针之一,但高精度测量中子流对实验技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研究了质子的椭圆流,发现v 2 符号由负变为正的速度对对称能的密度依赖性很敏感。通过将现有的FOPI质子流实验数据与超相对论量子分子动力学(UrQMD)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提取出核对称能的斜率参数为L 0 = 43±20 MeV,置信度为95%。这与最近许多关于核结构性质的研究结果一致,也与最近的ASY-EOS实验结果部分重叠。
该项目提议使用 3FD 流体动力学模型和 UrQMD 和 QGSM 传输模型研究 NICA 对撞机能量下的相对论重离子碰撞 (rHIC) 中的涡量、定向流和强子冻结等现代高能物理中的实际现象。应研究以下现象:反应平面和方位平面中的涡量、涡量中的奇点、超子的极化、涡量和定向流 v 1 的相互关系、v 1 的减小及其在中快速度时的符号变化以及强子的冻结,在 rHIC 期间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QGP) 形成的情况下。应将结果与纯强子物质的计算进行比较。这项研究将确定对实验中从解耦阶段到强子阶段的相变信号最敏感的可观测量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