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独家产品信息,尽享促销优惠!立即订阅,不容错过
* 限···时··优惠
人类的语言能力允许任何特定的说话者“无限地使用有限的手段” [Chomsky, 2006]。这就是说,所有可能的句子的集合是无限的,而组成它们的单词的集合是有限的。然而,歧义(即对一个表达式有多种解释)在自然语言中随处可见 [Wasow et al. , 2005]。目前尚不清楚自然语言中为何存在歧义。鉴于它会阻碍交流,人们可能认为语言会进化来避免它,然而这并没有被观察到 [Wasow et al. , 2005]。一种解释是,将一个词映射到多个含义可以节省记忆。另一种说法认为,歧义是人类偏向较短词素的结果 [Wasow et al. , 2005]。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歧义是语言进化过程中效率优化(最小努力原则)的产物。根据这种观点,歧义是语言进化到最小努力的代价 [Sol´e and Seoane, 2015]。在本文中,我们不会试图解释歧义的根本原因,而是展示它如何给人工智能系统带来问题。首先,我们将确定语音、句法和语义层面上出现的歧义类型,并注意现代自然语言处理 (NLP) 系统如何消除歧义输入。最后,我们将考虑更先进的人工智能如何利用歧义,以及不法分子如何利用此类系统来达到他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