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党承诺通过新城和“灰带”启动住房供应,这是对住房和负担能力问题以及过去几十年重大经济危机的重要回应。然而,如果没有质量保证和战略激励,这种方法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数量”的做法。对住房供应的关注必须转变为对场所营造的关注。不健康的场所会增加疾病负担,增加中长期医疗成本,并降低生产力。它们还可能使我们更容易受到 Covid 等冲击(由于潜在的健康状况)和地球健康状况恶化的影响。实现质量和数量是可能的,但好的例子很少。政府需要将健康放在首位,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阅读我们关于健康对政策制定者意义的解释。
摘要:质子作为最轻元素H的阳离子形式,被认为是“摇椅”电池中最理想的电荷载体。然而,目前对质子电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它们通常容量较低且易遭受严重的酸性腐蚀。本文开发了电化学活化的金属H 1.75 MoO 3 纳米带作为质子存储的稳定电极。电化学预插的质子不仅通过强OH键直接与末端O3位点结合,而且通过氢键与相邻层中的氧相互作用,在H 1.75 MoO 3 纳米带中形成氢键网络,并且由于其超低活化能~0.02 eV而实现无扩散的Grotthuss机制。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报道的基于Grotthuss机制的质子存储无机电极。此外,质子插入 MoO 3 并形成 H 1.75 MoO 3 会诱发强烈的 Jahn-Teller 电子-声子耦合,从而呈现金属状态。因此,H 1.75 MoO 3 表现出出色的快速充电性能,在 2500 C 时可保持 111 mAh/g 的容量,大大优于最先进的电池电极。更重要的是,基于 H 1.75 MoO 3 组装的对称质子离子全电池在 12.7 kW/kg 的超高功率密度下可提供 14.7 Wh/kg 的能量密度,优于快速充电超级电容器和铅酸电池。
摘要:本文报告了通过无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 (CVD) 生长法合成 InSe 纳米带。当 InSe 纳米带的厚度从 562 nm 减小到 165 nm 时,峰值光响应发生了显著的蓝移。Silvaco Technology 计算机辅助设计 (TCAD) 模拟表明,这种光谱响应的变化应归因于 InSe 的波长相关吸收系数,其中较短波长的入射光将在表面附近被吸收,而较长波长的光将具有更大的穿透深度,导致较厚的纳米带器件的吸收边缘发生红移。基于上述理论,通过调控纳米带的厚度,实现了对蓝光(450 nm)、绿光(530 nm)、红光(660 nm)入射光敏感的三种光电探测器,可以实现紫色“H”图案的光谱重建,表明二维层状半导体在全色成像中的潜在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