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尼西亚三宝垄迪波尼戈罗大学人文学院图书馆学系摘要。信息素养是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技能的集合。这些技能在充斥着印刷和数字信息的生活中变得非常重要。信息素养技能也已成为学校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信息素养仍然很抽象,因此很难衡量。本研究旨在解释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 (ACRL) 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中包含的参考标准,并开发测量信息素养技能的工具,以及验证工具。该工具旨在通过以下标准评估分析和综合抽象科学著作的能力:(i) 信息源的选择、(ii) 主题的选择、(iii) 主题的评估和 (iv) 引用技能。该工具验证使用行动研究方法,涉及 120 名本科生,包括一年级学生和最后一年的学生。 1 引言 然而,全球通信过程导致了新的教育模式的出现,这主要归功于信息和通信技术 (ICT) 的发展。尽管以前的教学侧重于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但现在的教育模式更注重主动学习。这种情况迫使参与教学过程的参与者的角色发生变化 [1],[2]。学生不再是一个死记硬背学习材料的被动主体。然而,学生必须具备一系列能够连贯地获取信息的技能和能力。信息素养基于一系列能力和技能,其中一些是通用的,另一些是每个学科独有的,与学生在最佳条件下自学所需的技能有关。欧洲高等教育区 (EHEA) 致力于协调和建立欧洲大学研究之间的一体化,它提出了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强调学习资源的专业管理,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 [3],[4],[5]。 Tuning1 项目就是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创建的,重点关注教育框架和研究内容。该项目定义了 30 项能力,称为横向或通用能力。近年来,能力和技能型教育这一主题在信息科学 2 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导致了一条称为信息素养的研究路线,该路线侧重于使用信息的能力(搜索、组织、处理、表示和管理)。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