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确定自上次接种疫苗以来的时间和其他因素如何影响对 2019 冠状病毒病 (COVID-19) 疫苗接种和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 (IMID) 感染的血清学反应。方法。从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和脊柱关节炎以及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的成年人中收集 COVID-19 疫苗接种后的数据和干血斑或血清。第一份样本在入组时采集,然后在最后一剂疫苗接种后 2 至 4 周和 3、6 和 12 个月采集。多元广义估计方程回归(包括药物、人口统计学和疫苗接种史)基于对数转换的抗受体结合域 (RBD) IgG 滴度评估血清学反应;我们还测量了抗核衣壳 (抗 N) IgG。结果。2021 年至 2023 年,对数转换的抗 RBD 滴度与女性性别、剂量数和自我报告的 COVID-19 感染呈正相关。与泼尼松、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和利妥昔单抗呈负相关。在 2021-2023 年期间,大多数 (94%) 抗 N 阳性与检测前 3 个月的自我报告感染有关。从 2021 年 3 月到 2022 年 2 月,5% 至 15% 的样本呈现抗 N 阳性,在后 Omicron 时代最高,截至 2023 年 3 月,抗核衣壳阳性趋势为 30% 至 35% 或更高。IMID 中的抗 N 阳性率仍低于加拿大一般人群的血清流行率(2022 年 > 50%,2023 年 > 75%)。自上次接种疫苗以来的时间与对数转换的抗 RBD 滴度呈负相关,尤其是在 210 天后。结论。我们的研究是首次在加拿大范围内对疫苗接种史和其他因素如何影响血清学 COVID-19 疫苗反应进行评估。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个人制定个性化的疫苗接种决定,包括在自上次接种/感染 COVID-19 疫苗以来已超过 6 个月时考虑进行额外的疫苗接种。
摘要。目的。确定自上次接种疫苗以来的时间和其他因素如何影响对 2019 年冠状病毒病 (COVID-19) 疫苗接种和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 (IMID) 感染的血清学反应。方法。从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和脊柱关节炎以及牛皮癣和银屑病关节炎的成年人中收集了 COVID-19 疫苗接种后的数据和干血斑或血清。第一个样本是在入组时收集的,然后在最后一剂疫苗接种后 2 至 4 周和 3、6 和 12 个月收集。基于对数转换的抗受体结合域 (RBD) IgG 滴度,多元广义估计方程回归(包括药物、人口统计学和疫苗接种史)评估了血清学反应;我们还测量了抗核衣壳 (抗-N) IgG。结果。在 2021 年至 2023 年期间,对数转换的抗 RBD 滴度与女性性别、剂量数和自我报告的 COVID-19 感染呈正相关。与泼尼松、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和利妥昔单抗呈负相关。在 2021-2023 年期间,大多数 (94%) 的抗-N 阳性与检测前 3 个月的自我报告感染有关。从 2021 年 3 月到 2022 年 2 月,5% 至 15% 的样本中存在抗 N 阳性,在 Omicron 时代后最高,截至 2023 年 3 月,抗核衣壳阳性趋势为 30% 至 35% 或更高。IMID 中的抗 N 阳性率仍低于加拿大一般人群的血清流行率(2022 年 > 50%,2023 年 > 75%)。自上次接种疫苗以来的时间与对数转换的抗 RBD 滴度呈负相关,尤其是在 210 天后。结论。我们是第一个全加拿大 IMID 评估疫苗接种史和其他因素如何影响血清学 COVID-19 疫苗反应。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个人制定个性化的疫苗接种决定,包括在距离上次 COVID-19 疫苗接种/感染已超过 6 个月时考虑进行额外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