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L 地面以上高度 (m) A 校准常数 (-) B 校准常数 (-) B o 浮力比 (-) C 浓度 (ppm 或 μg/m 3 ) C o 示踪气体源强度 (ppm 或 μg/m 3 ) C max 最大测量浓度 (ppm 或 μg/m 3 ) C s 校准气体浓度 (ppm 或 μg/m 3 ) 全量程采样时间的浓度估计,t s (μg/m 3 ) C k 风洞采样时间的浓度估计,t k (μg/m 3 ) Δ 差分算子 (-) Δθ 位温差 (K) δ 边界层高度 (m) d 烟囱直径 (m) E 电压输出 (伏) Fr 弗劳德数 (-) g 重力加速度 (m/s 2 ) h 烟囱高度高于屋顶水平 (m) H 烟囱高于当地坡度的高度 (m) H t 地形高度 (m) H b 建筑物高度 (m) I s 气相色谱仪对校准气体的响应 (伏特) I bg 气相色谱仪对背景的响应 (伏特) k 冯·卡门常数 (-) L 长度尺度 (m) λ 密度比 (-) M o 动量比 (-) n 校准常数,幂律指数 (-) v 运动粘度 (m 2 /s) m 排放率 (g/s) ρ a 环境空气密度 (kg/m 3 ) ρ s 烟囱气体流出物密度 (kg/m 3 ) R 速度比 (-) R i 理查森数 (-) Re b 建筑物雷诺数 (-) Re k 粗糙度雷诺数 (-) Re s 流出物雷诺数 (-)
由于独立评估结果良好且 ISC-PRIME 的技术表述更完善,EPRI 于 1998 年初正式向美国环保署提交了该模型。作为提交文件的一部分,还提交了一份文件,该文件涉及采用 ISC-PRIME 替代 ISCST3 的后果分析的几个方面(Paine 和 Lew 5)。后果分析的设计已由美国环保署审查和批准,美国环保署认为它是正式提交文件包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用于公开审查拟议作为指导地位的新模型。虽然这种后果分析并不能表明模型相对于环境浓度的表现如何(因为它只涉及模型之间的比较),但它对于确定监管应用的浓度估计预期变化很有用,如果采用 ISC-PRIME 作为指导模型,人们会预期这种变化。本文对后果分析进行了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