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化石能源产生的排放是全球变暖的最大贡献者,尤其是化石能源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7-8]。因此,减少化石能源的排放对于按照巴黎气候协定[9-11]的规定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 2 ℃ 以内至关重要。控制碳排放主要有两种途径:供给侧从化石燃料向低碳能源转型,需求侧各终端使用部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此外,碳市场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工具[13]。电力行业作为行业中最大的排放源,在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方面都将面临巨大压力。因此,在碳约束的世界中,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都应该同时考虑碳市场和电力市场。
在政府债务水平上升、利率上升、全球经济放缓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未来几年发展中国家公共债务困境和债务积压的风险仍将居高不下。与此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和气候目标所需的大量融资也给财政和债务状况带来了更多压力。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确保疫情后社会经济复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保持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是一项重要的政策考虑。发展中国家往往选择以牺牲长期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来降低短期财政风险。例如,过去为确保短期债务可持续性而进行的财政整顿,导致收入和就业大幅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加剧,并造成长期社会经济影响。有必要提高人们的认识,即未能及时充分解决发展赤字和气候风险可能会危及经济稳定和公共债务可持续性。卫生、教育或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的支出不足也会损害长期潜在经济增长,并增加对冲击的脆弱性。在此背景下,亚太经社会于 2023 年 4 月推出了其年度旗舰出版物“2023 年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和社会调查:重新思考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公共债务”。1 该报告呼吁在利用公共债务实现发展收益的思维上做出重大转变。它认为,发展中国家应继续探索加强财政状况的方法,并将公共债务视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如果明智地使用并具有长期眼光的话。《2023 年调查》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长期公共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投资需求和融资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 (IRENA) 是国际合作的主要平台、卓越中心、政策、技术、资源和金融知识的宝库,也是推动全球能源系统转型的行动推动者。IRENA 是一个成立于 2011 年的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广泛采用和可持续利用所有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能源、地热能、水电、海洋能、太阳能和风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源获取、能源安全以及低碳经济增长和繁荣。
亚行东亚工作论文系列是一个论坛,旨在激发讨论并征求反馈意见,讨论亚洲开发银行 (ADB) 东亚局工作人员、顾问或资源人员正在进行和最近完成的研究和政策研究。该系列涉及关键的经济和发展问题,以及与项目/计划经济分析、统计数据和测量有关的概念、分析或方法问题。该系列旨在增强对亚洲发展和政策挑战的了解;加强亚行国家伙伴关系战略及其次区域和国家业务的分析严谨性和质量;提高用于监测发展成效的统计数据和发展指标的质量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