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经常忽视地缘政治决策中的情感转向。然而,情感对重大地缘政治事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前的印度-太平洋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中,包括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内的一些民主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心存恐惧。中国的经济增长、军事扩张和进攻性外交政策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引发了恐惧。在对中国的恐惧中,印度-太平洋地缘政治正在重塑。当印度-太平洋的新动态与对中国的恐惧相反时,重要的是要探讨为什么中国的崛起会让印度-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国家感到恐惧和焦虑。本文以独特的方式讨论了情感如何团结国家并有助于建立新的全球秩序。如果不了解印度洋-太平洋地缘政治的情绪转变,我们对新格局的理解就不完整。本文旨在探索和理解情绪对印度洋-太平洋地缘政治的影响。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进程被推迟 多年来,我们在多个论坛上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悲观看法。最近,我们在《2024 年国际经济展望》出版物中强调了中国面临的挑战。我们的《2024 年展望》提到,中国存在严重的人口问题,特别是总人口减少以及劳动力减少。此外,我们还评论了中国持续的房地产危机、通货紧缩、企业部门债务增加和消费需求疲软可能导致增长前景急剧放缓。再加上经济政策总体方向不明朗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中国被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地位受到质疑,中国的增长前景并不特别强劲。我们认为,两位数实际 GDP 增长(甚至 6% 的年增长率)的日子可能已成为过去。然而,我们确实相信,未来中国经济将继续以比美国更快的速度增长,无论是名义增长还是实际增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继续相信中国最终将超越美国,并在某个时候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话虽如此,这些结构性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我们之前预期的要大,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比我们最初想象的要早。2022 年初,我们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可能在 2032 年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根据一系列经济和外汇观点以及长期假设,我们认为中国将在十年内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因为名义 GDP 增长将在未来十年远远超过美国。然而,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式以及地缘政治趋势的演变意味着中国登上经济王座的时间可能会被推迟。事实上,根据我们对中国和美国的预测和假设,我们仍然认为中国将超过美国;然而,我们的新预测是2042年,而不是2032年,比我们原来的时间表晚了10年。
如今,战略环境已有所不同,必须提出一些关键问题:评估美国针对崛起的中国制定的大战略时,哪些因素至关重要?罗斯的分析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战略环境?他正确地指出,中国崛起是美国大战略的主要焦点。但从 21 世纪第三个十年开始的角度来看,罗斯反对重点关注大陆伙伴关系的论点已失去一定效力。军事无疑是应对大国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的主要工具。然而,孤立地考虑军事手段可能会促使美国忽视亚洲大陆伙伴的战略优势。
信息化产品和系统以及 ARINC 的地面网络和服务,进一步拓展我们在飞机之外的机会。”ARINC 广泛涉及整个航空生态系统,包括飞行员、运营商、维护人员、乘客、管制员、监管机构、安全和机场运营。此外,ARINC 还为铁路、工业安全和公共安全部门提供通信和信息处理。其 2013 年收入预计将超过 6 亿美元。收购完成后,罗克韦尔柯林斯的业务将转向约 54% 的商业和 46% 的政府。交易预计将在下个月收到监管部门批准和其他惯例条件后完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