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由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愿景、环境以及地方、国家和区域层面的诸多现实组成。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社会面临的许多挑战不分国界。仅举一例:我们需要过渡到一个与地球行星边界相兼容的系统。因此,国际合作对于我们共同的未来至关重要。全球大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成为积极变革的主要参与者。它们是过去经验的宝库。它们的研究创造了更好地理解现在的知识,推动了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并塑造了明天。它们教育后代并培养变革者。它们以社会责任为指导。未来的大学需要具有渗透性,并消除机构内部和外部、组织和国家边界、不同群体和社区、技术和学科之间互动的障碍。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需要互联互通的思维和行动。作为一所综合性全球性大学,苏黎世大学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将在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致力于我们共同拥有的世界。
电力互联已被认为是一种通过调度更高效的电力生产和容纳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能源份额来减轻碳排放的方法。我使用两国模型分析了在存在风能和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电力互联对可再生能源容量和碳排放的影响。我发现,在最佳情况下,如果碳的社会成本 (SCC) 较低,互联会减少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并加剧碳排放。相反,如果 SCC 较高,互联会增加可再生能源容量并减少碳排放。此外,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会从互联中产生保险收益,这也意味着当 SCC 较高时,在某些自然状态下,某些可再生能源容量会得到最佳削减。对于正相关的间歇性,削减率和相应的碳排放量会增加。我使用来自欧盟电力市场的数据校准模型,并模拟德国-波兰和法国-西班牙之间扩大互联的结果。我发现,在目前的 SCC 水平下,互联互通可能会增加碳排放。互联互通的净效益为正,但各国之间的分布不均衡。
本文定义了“可再生能源集群”,它由不同能源的互补性、灵活性、不同参与者的互联互通和能源流动的双向性组成。我们认为,可再生能源证书和可再生能源集群是同一概念的社会技术镜像,是可再生能源转型所必需的。为了测试这些新规则在实践中的表现,我们利用来自 18 个国家的 67 个消费者(共同)所有权最佳实践案例的二级数据集,使用集群潜力标准对每个项目进行评估,并评估它们是否符合 RED II 治理要求的成员异质性和所有权结构。九个案例被确定为具有集群潜力,所有这些案例都在农村地区。其中,五个项目被发现既是可再生能源证书又是可再生能源集群。在缺乏灵活性、双向性和互联互通等集群要素的项目中,观察到缺乏治理和异质性标准,而在满足治理和异质性标准的地方则出现集群元素。在将新规则转化为国家法律时,我们建议应注意鼓励可再生能源、城市环境中的可再生能源证书和“监管沙箱”的互补性,以便进行实验以找到“支持框架”的最佳优惠条件范围。
2 由欧盟委员会根据 ETNSO-E 数据(2023-2024 年冬季展望)计算得出。2030 年的水平代表了 15% 的一般互联互通目标。无法评估雄心水平,因为 2030 年的实际互联互通水平将取决于计划中的互连器的实施情况和发电能力的变化。2020 年的数据还涵盖了与欧盟以外邻国的互连器。 3 除了通知的 NECP 草案外,此次评估还考虑了非正式的双边交流,这是《治理条例》下建立的迭代过程的一部分。 4 《能源联盟和气候行动治理条例 (EU) 2018/1999》第 14(1) 条 OJ L 328,2018 年 12 月 21 日,第 14 页。 1. 5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 2018 年 5 月 30 日颁布的关于将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纳入 2030 年气候和能源框架并修订第 525/2013 号条例 (EU) 和第 529/2013/EU 号决定的条例 (EU) 2018/841 号(OJ L 156,2018 年 6 月 19 日,第 1 页)。
尊重现有社区,体现当地特色 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身份 互联互通的水利基础设施 碳中和社区,可持续建设,增强气候适应力 适合人类和野生动物的绿色空间 可持续的更广泛连通性 综合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社区 自有和租赁房屋、住房类型和密度,以支持多元化社区 促进社区所有权和长期管理
随着城市开始重新发展,本城市发展规划开始生效。新规划的核心战略以可持续社区、企业和创造力为中心。它力求打造一个优质、互联互通且富有弹性的城市。该计划还力求通过一系列政策和目标,以连贯、可持续的方式打造一个促进经济增长、企业和就业创造、社会包容性社区(包括急需的新住宅)的城市,造福城市、地区和国家。
2016 年 12 月 8 日,中国、蒙古和俄罗斯联邦政府签署了《亚洲公路网国际道路运输政府间协定》。这是首份正式将亚洲公路网用于国际道路运输的协议。该协议为中国、蒙古和俄罗斯联邦之间的新三边合作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三国高层致力于改善三国之间及其他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的决心。这是一项运营协议,将使基础设施网络成为促进贸易和人员互联互通的动力,特别是对内陆蒙古,并使该网络成为多边和区域合作的平台,通过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俄罗斯联邦和中国提供新的连接,并为内陆蒙古提供海上通道。该协定开通了乌兰乌德(俄罗斯)—乌兰巴托(蒙古)—北京(中国)—天津口岸(中国)的亚洲公路网3号线和新西伯利亚(俄罗斯)—乌鲁木齐(中国)—喀什(中国)—洪其拉夫(中国与巴基斯坦边境)的亚洲公路网4号线,成为中蒙俄三边经济合作倡议最实质性的成果。该协定将继续向其他亚洲公路网成员国开放,以进一步加强区域联系。
2.4 内部能源市场维度 ................................................................................................ 55 2.4.1 电力互联互通 .............................................................................................. 55 2.4.2 电力传输和分配基础设施 .............................................................................. 55 行业整合 ............................................................................................................ 57 2.4.3 市场整合 ............................................................................................................ 58 2.4.4 能源贫困 ...................................................................................................... 60 2.5 研究、创新和竞争力维度 ............................................................................. 61 3 政策与措施 ............................................................................................................. 64 3.1 脱碳维度 ............................................................................................................. 66 3.1.1 温室气体排放与更新 ........................................................................................ 66 3.1.2 可再生能源 ................................................................................................ 79 3.2 “能源效率”维度 ............................................................................................. 86
该谅解备忘录是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签署的,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和包容性增长。实施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旨在支持和促进跨境贸易、投资、金融深化、汇款、旅游和其他经济活动,以及该地区更具包容性的金融生态系统。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尤其有望从这项合作中受益,因为这将促进它们参与国际市场。合作将包括多种模式,包括二维码和快速支付。
该谅解备忘录是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签署的,旨在为加速区域经济复苏和促进包容性增长做出贡献。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的实施旨在支持和促进跨境贸易、投资、金融深化、汇款、旅游和其他经济活动,以及该地区更具包容性的金融生态系统。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尤其有望从此次合作中受益,因为这将促进它们参与国际市场。合作将包括多种模式,包括二维码和快速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