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碳减排的研究假设,利用2011—2019年中国275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数据交互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验证了数字经济在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城市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第一,由于产业的异质性,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并不能减少城市碳排放;第二,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产生倒U型调节效应,进而影响城市碳排放,第三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城市碳减排;第三,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产生双门槛效应,进而影响城市碳排放,产业结构升级的碳减排效应只有在数字经济规模跨越第一个门槛后才会显现。随着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碳减排效应有望持续显著提升,建议地方政府通过鼓励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实现城市碳减排。
摘要 摘要背景:肌酸补充剂对健康成人(包括运动员)的认知处理有一定有益作用,但其对运动员力竭运动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研究目的是确定与安慰剂相比,28 天的肌酸补充剂对女泰拳运动员力竭运动后认知表现任务的影响。方法:采用重复测量、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26 名女泰拳运动员(年龄:26 ± 5 岁;体重:65.1 ± 6.6 公斤;身高:162 ± 5 厘米;训练经验:2.6 ± 0.6 年)随机分配补充肌酸一水化合物(3 克/天)或安慰剂(麦芽糊精),持续 28 天。补充之前和补充之后,在运动后立即评估认知表现指标(视觉和听觉反应时间、Corsi 阻滞测试、视觉前向数字广度和 Erikson Flanker 任务)。结果:听觉反应时间存在时间主效应(p = 0.035),各组之间没有差异。视觉反应时间(p = 0.067)、视觉 go-no-go 反应时间(p = 0.087)和 Erikson Flanker 任务(p = 0.06)存在交互效应趋势,探索性事后检验显示肌酸组随时间推移有所改善(p < 0.05),而 PLA 组没有变化(p > 0.05)。结论:28 天的肌酸补充剂似乎对女性泰拳运动员在进行力竭运动后的认知表现有微小但积极的影响。未来有必要在更长时间内使用更大剂量进行研究。
社会心理学当前研究 http://www.uiowa.edu/~grpproc/crisp/crisp.html 第 11 卷,第 5 期 提交日期:2005 年 9 月 9 日 第一次修订:2005 年 11 月 29 日 第二次修订:2005 年 12 月 21 日 接受日期:2005 年 12 月 21 日 出版日期:2005 年 12 月 21 日 美国人和韩国人中领导者的自我牺牲行为和能力对追随者对魅力型领导归因的影响 Yeon Choi Hong Ik 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韩国 Jeongkoo Yoon 亚洲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韩国 摘要 本研究开发并测试了追随者对其领导者魅力品质归因的模型。该模型认为,如果领导者的愿景相同,追随者对其领导者魅力的归因将由其领导者的个人属性和情境背景决定。具体而言,本研究认为,领导者的属性,例如能力和牺牲精神,成为追随者推断其领导者魅力品质的重要基础。除了这些领导属性之外,本研究还假定追随者感知到的不确定性和危机等情境背景也有助于他们进行归因。借鉴理论和文献,我们得出了两个主要假设和三个交互效应假设;这些假设通过包括 501 名美国人和 259 名韩国人的案例研究数据进行了检验。与主要假设的预测一致,结果显示,当领导者表现出更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更出色的能力时,受试者会将其魅力更多地归因于领导者。结果还显示,牺牲精神对领导者能力的调节作用(美国受试者)和情境不确定性对领导者牺牲精神的调节作用(韩国受试者)。这些发现的含义将详细讨论。
我正在申请 XXX 大学 XXX 的博士学位,以继续我的比较政治经济学学术兴趣。具体来说,我的第一个兴趣是腐败和良好治理的政治经济学。我对这个领域的兴趣是通过我的研究生课程和研究巩固起来的。我的第二个研究兴趣是不平等和贫困的政治经济学,这源于我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对于这两个兴趣,我都努力发展新的论点,并用创新的经验方法来检验它们,以我在几所大学接受的扎实方法论培训为基础。我目前的理论和实证出发点来自中国的案例,而我计划推广到其他威权国家和发展中民主国家。我还希望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广泛的比较政治经济学领域发现新的课题。在 XXX 大学的 XXX 项目中,我的研究重点是腐败和良好治理的政治经济学的两个问题。首先,腐败如何影响政治参与,腐败通过什么机制产生影响?传统观点认为,腐败会降低主观政治效能,从而削弱政治参与。利用分层广义线性模型和中介分析,我的实证研究基于 XXX 数据集,通过分解机制,表明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关系。首先,公民对腐败的感知和经验降低了选举投票率。其次,这种负相关受到对选举和民主的低政治信任的调节。第三,选举腐败活动增加了投票率,可以说是通过贿选实现的。总之,虽然腐败可以直接“买”选票,但它可能会通过降低对选举和政权的政治信任来破坏整体投票。我的研究结果有望揭示腐败对威权政权选举的双重影响。我计划通过更多的实证研究进一步发展这条研究方向。首先,我建议通过比较 XXX 数据集和 XXX 数据来确定腐败对威权中国投票率的因果影响。具体来说,我将利用中国正在进行的反腐运动,研究如何通过消除贿选来减少腐败,从而降低投票率。我还计划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来补充定量数据分析。鉴于中国腐败和投票的定性证据很少,我计划在中国农村进行实地调查,以评估腐败如何对投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除了选举之外,研究腐败对请愿和抗议的影响也将有助于政治参与的研究。最后,我计划将我对腐败双重影响的研究推广到其他威权政体和发展中民主国家。例如,巴西和印度的反腐败改革可以为检验我的论点提供肥沃的土壤。由于经常举行竞争性选举,这些国家的证据可以帮助我建立一个可比较的跨国腐败和参与理论。为什么政府要努力减少腐败?在我的第二个研究问题中,我问法治 (RoL) 如何影响投资,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因当地情况而异。传统观点认为,法治对投资具有一致的积极影响。基于 Hainmueller 等人 (2019) 开发的前沿交互效应分析,我在中国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市级法治对外国直接投资 (FDI) 具有条件性影响:对于快速增长的地区,法治促进 FDI,反之亦然。因此,法治对 FDI 的影响因经济条件不同的市级而异。增长缓慢的城市更有可能因法律法规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改革而遭受损失,而不是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