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是发展中国家一种廉价的固体废物管理方式。大多数垃圾填埋场都是不卫生的,作为露天垃圾倾倒场,对公众和环境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深入了解垃圾填埋场的化学和微生物学对于制定正确的垃圾填埋场管理政策至关重要。在当前的研究中,我们使用基于培养和不依赖培养的分子方法研究了三个印度垃圾填埋场的化学和微生物学。我们的数据表明,垃圾填埋场的性质在化学、污染物和病原体方面因地点而异。我们还使用优化的培养基富集和培养了三种产甲烷菌,并使用宏基因组组装的基因组方法从富集的微生物组中构建了两个高质量的草图基因组。一个草图基因组的系统基因组学研究显示与 Methanomassiliicoccaceae 成员的序列相似性最高,为 93%,并且始终富含 Acholoplasma 和 Anaerohalosphaera lusitana。尽管我们付出了所有努力,但我们并没有在纯培养中将其分离出来,并假设对于某些尚未培养的产甲烷菌的培养,其他生物的存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辨别它们的互养相互作用才能在未来成功培养。氨基酸降解生物的共培养表明,它们的共培养有助于促进产甲烷菌的生长。此外,我们的数据表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含有大量污染物,在排放到自然界或用于灌溉或生物肥料之前必须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