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果我们采取更敏锐的态度,我们应该消除残疾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任何区别,认识到我们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没有所谓的正常,但“多样性是人类固有的,因此必须得到重视”(Palacios & Romañach,2006,第 207 页)。因此,许多“残疾人”感到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受到新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威胁,以及一些科学家表示这些技术可能会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可以理解的(Palacios & Romañach,2006 年)。事实上,这种情况现在正在发生,一些人认为携带有威胁性身体或认知残疾的人类胚胎和胎儿正在被消灭,这也意味着对这些人(例如唐氏综合症和聋哑人群体)的更大歧视、污名化和边缘化(Baylis,2019 年)。他们为充分尊重其人格尊严而进行的辩护可以扩展到全人类,因为任何“正常”的人,如果他们不是某种“改进”的接受者(无论自愿与否),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因此,如果激进的高等教育
■日本大使在大会上的发言 ・日本于2016年提议就人工智能展开国际讨论,并一直在国际舞台上引领讨论。日本在世界上第一个制定人工智能社会准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负责教育和科学的专门机构,其成员包括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公平入学、培养正确意识、促进教育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建议书,指出各方应尊重的人格尊严、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等价值观,以及安全、保障、隐私和数据保护等原则,并指出成员国应采取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努力下,原东京大学教授须藤治为专家委员会做出了贡献,日本政府也提供了资金支持。 ・从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纳入人工智能社会的角度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工智能伦理建议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希望在未来为这种合作做出贡献。
基于机器学习 (ML) 和其他技术的人工智能 (AI) 系统有可能改善我们的生活以及整体经济和社会福利。它们可以促进更好的医疗服务、更安全、更清洁的交通系统、更好的工作条件、更高的生产力以及新的创新产品、服务和供应链。人工智能系统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公共部门受益,例如,通过自动执行重复和耗时的任务,或通过向公共机构提供更准确、更详细的信息、预测和预报,这反过来可能导致根据个人情况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公共服务。人工智能系统甚至可能有助于应对关键的全球挑战,例如气候变化和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然而,与每一种颠覆性技术一样,人工智能系统不仅带来好处,也带来巨大的风险,引发了各种法律和道德挑战。人工智能系统有可能不可预测地损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它们还可能影响西方社会赖以建立的基本价值观,导致人们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包括人格尊严和自决权、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权、言论和集会自由权、不歧视权、获得有效司法救济和公正审判的权利,以及消费者保护权 [1-3]。在此背景下,我们欢迎欧盟委员会于 2021 年 4 月 21 日提出的“制定人工智能协调规则”的条例提案,即所谓的“人工智能法”(以下简称“AIA”)[4]。我们特别赞赏 AIA 遵循基于风险的方法,仅当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对基本权利和安全构成高风险时才会施加监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