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调查了由于太阳能光伏 (PV) 渗透导致省电力局 (PEA) 低压 (LV) 网络电压曲线上升的情况。本研究提出了通过使用电池储能系统 (BESS) 应用将电压曲线保持在 PEA 标准限制范围内的解决方案。使用二分法确定 BESS 最佳大小和位置的算法在夏季/冬季和周末/工作日行为等不同场景下进行了检查和模拟。此外,还考虑了在不同位置分配电池。带有 DPL 脚本和 Python 的 DIgSILENT 发电厂是用于涵盖不同场景情况的工具。结果表明,如何实施 BESS 来解决电压上升问题的最佳实践是在配电变压器处安装 BESS,并在靠近负载的每个馈线末端分别安装 BESS。然而,在配电变压器处安装 BESS 的最佳尺寸几乎是在每个馈线末端安装的两倍。
• 记录电能和有功功率、电流、电压、线路频率和温度 • 集成状态采集、运行小时数计数器和跳闸计数器 • 通过对警告消息的早期响应提高系统可用性 • 1 MW 的紧凑宽度可方便地集成到新系统和现有系统中 • 使用 SENTRON powerconfig 移动应用程序或 SENTRON powerconfig 软件快速参数化和调试 • 通过无线方式将最多 24 个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中的测量数据传输到 7KN Powercenter 1000 数据收发器,参见第 10/16 页
利用光伏无功功率和储能有功功率可以解决光伏接入低压配电网带来的电压越限、网损、三相不平衡等问题,但低压配电网三相四线结构给潮流计算带来困难。为实现通过潮流最优来利用光伏,提出一种基于三相四线系统潮流最优的低压配电网光伏储能协同控制方法。考虑电压和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角,采用三相四线节点导纳矩阵建立低压配电网网络拓扑结构,以最小化网损、三相不平衡度和电压偏差为目标,考虑电压约束、反向潮流约束和中性线电流约束,建立了基于三相四线网络拓扑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改进节点导纳矩阵和模型凸性,降低问题求解的复杂度,利用CPLEX算法包进行求解,并基于某21节点三相四线低压配电网进行24 h多周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