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循环经济的概念正在成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景观发展和循环经济对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体系数字化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采用了以下方法:系统分析——评估国家调节机制在循环经济形成和发展中的结构和运作细节;分类和分析——展示在发展领域制定有目的的国家政策的理论基础。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体系数字化的背景下,数字发行在实施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改变消费者行为和观点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研究表明,自然资源的枯竭给工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问题,为世界人口提供物质产品和生活质量。由于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物质强度的增加和资源供给的低效,导致生态状况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企业效率下降、产品质量下降。通过分析,得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首要范式,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机制之一是发展循环经济。
摘要 本研究为新兴经济体印度构建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并考虑了其他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以评估它们在追踪商业周期和找出与理论一致的传导渠道方面的相对有效性。该研究使用季度数据估计了一系列 VAR 模型,以识别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同不确定性渠道。在经济衰退和其他结构性变化(如印度的废钞和 GST 实施)期间,得出的不确定性指标更高。此外,实证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冲击对不同国内变量的影响与实物期权渠道的供给侧、投资渠道的需求侧和预防性渠道一致。最后,为了了解国际溢出效应的影响,本研究测量了美国不确定性对国内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不确定性的影响远大于国内不确定性,表明不确定性对印度经济具有显著的国际溢出效应。这些发现从新兴经济体的角度全面考察了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结果还表明,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基于新闻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未能正确反映印度的经济不确定性状况。关键词:商业周期、经济不确定性、新兴市场经济、溢出效应 JEL 分类:D80、E32、E66、P50
本文总结了货币政策与资产市场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并回顾了我们之前对这些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我们提出了一个简明的模型,其中货币政策影响资产总价格,进而影响经济活动,但存在滞后性。在这种背景下:(i)中央银行(简称美联储)为应对金融冲击而稳定资产总价格,必要时可使用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美联储看跌期权”);(ii)当美联储受到约束时,负面金融冲击会导致需求衰退;(iii)美联储对总需求冲击的反应会增加资产价格波动,但这种波动对宏观经济具有有用的稳定作用;(iv)美联储对未来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信念推动着资产总价格;(v)宏观经济新闻影响美联储的信念和资产价格;(vi)更精准的新闻会降低产出波动但会加剧资产市场波动; (七)市场与美联储之间的分歧微观上导致了货币政策冲击,并产生了政策风险溢价。JEL 代码:G12、E43、E44、E52、E32
本报告探讨并确定了新泽西州如何采用燃料电池系统用于固定和移动应用,以及采用绿色或碳中性氢(即没有上游或下游碳排放的氢)作为零排放燃料源。此外,该报告还确定了可以采取行动进一步发展氢和燃料电池技术的领域,并提出了法律、政策和监管修改建议。为此,工作组旨在制定一个公平的框架,其中包括创新、基础设施、安全、教育和劳动力发展。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利用氢或其他燃料的化学能清洁高效地发电。如果使用氢作为燃料,该过程的唯一副产品就是电、水和热。燃料电池如今用于各种应用,从为家庭和企业提供电力;保持医院、杂货店和数据中心等关键设施正常运行;到移动各种车辆,包括汽车、公共汽车、卡车、叉车、火车等。与内燃机不同,氢燃料电池系统不排放温室气体或标准空气污染物,从而改善了当地的空气质量。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电池类似;但是,它们的反应物是连续供给的,而不是完全封闭的,这意味着它们不会耗尽或需要像电池一样充电。只要有初始燃料源(天然气、沼气、氢气等)供应,燃料电池系统就会持续产生能量。例如,这使得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FCEV) 可以在 3-5 分钟内充满电,类似于汽油车,而给电池电动汽车 (BEV) 充电可能需要数小时。
为什么近几十年来,受教育程度较低的选民放弃了富裕民主国家的中左翼政党?虽然最近的许多文献都强调了文化问题的作用,但我们认为,至少在美国,民主党在经济问题上的演变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表明,较低的教育水平预示着对“预分配”政策(例如,有保障的就业、公共工程、更高的最低工资、保护主义和支持工会组织)的强烈支持,远远超过对再分配政策(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支持。自 1940 年代以来,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对预分配的强烈支持基本没有变化。然后我们转向经济政策的“供给侧”:国会唱名表决显示,民主党执政期间,预分配立法有所下降,而与再分配相关的立法则保持稳定。我们还记录了民主党政客供给的变化。如今,民主党政客比共和党政客更有可能来自精英教育背景,而 1990 年代之前的情况正好相反,这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他们不再提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所青睐的预分配政策。然后,我们通过展示今天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更有可能认为共和党是将保持国家繁荣的政党,而从 1948 年到 1990 年代,情况正好相反,来研究经济政策需求方和供应方的交集。
新型数字军事技术和自主武器系统 战争的未来 1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国际安全政策工作组 • 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分析新型数字军事技术对政治、社会和武装部队的影响和风险。德国政府和联邦议院绝对应该鼓励这样的研究,以便制定出政治上合理、被社会接受的战略。 • 将杀人的决定权完全交给机器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在欧盟和北约内部,必须达成协议,永久保证使用数字军事系统时人类决策的自主性。 • 网络空间、人工智能和赋能驱动的军事应用必须接受国际层面的预防性和主动性军备控制。德国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举措引领军备控制辩论。 • 在民主国家,武装部队的能力和军事供给的决定受到议会的控制。这种控制的条件必须依靠代表们在这些问题上的技术能力来满足。国际安全政策工作组是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专门讨论当前安全政策问题的交流论坛。该工作组成员来自联邦议院、德国联邦各部委和研究机构。其中包括:Franz HU Borkenhagen、Michael Broning、Hans-Georg Ehrhart、Tobias Fella、Helmut W. Ganser、Michael Hofmann、Alexander Kallweit、Anna Maria Kellner、Wulf Lapins、Marius Müller-Hennig、Detlef Puhl、Jürgen Schnappertz 和 Oliver Thränert。 1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国际政治分析”部门出版物。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为越南当前关于 2019 年冠状病毒病 (COVID-19) 的政策辩论提供严谨性和清晰度。它旨在实现三重目的。首先,它批判性地审查了越南控制 COVID-19 的政策目标的制定和政策工具的利用。其次,它超越了政策设计,考虑了越南 COVID-19 政策的协调和实施。第三,它讨论了后 COVID 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所需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分担 COVID-19 政策的公共成本。 设计/方法/方法——本文采用实证主义研究框架,强调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方法是混合的,结合了定性和定量技术。特别是,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来评估替代疫苗策略的福利效应。没有收集原始数据。 发现——越南政府遏制疫情和保持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虽然合理,但需要澄清和更新。有人认为,从长远来看,拯救生命和保护经济之间没有权衡。下调预计增长率并致力于制定连贯透明的疫苗接种战略是越南向前迈进的最佳方式。疫苗推出顺序的选择涉及道德考虑。有人建议首先为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接种疫苗是适当的。刺激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补充政策措施需要扩大,但也要更有针对性。有效协调和实施 COVID-19 政策仍然是越南面临的严峻挑战。最后,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应考虑到人力资本发展和分配正义。社会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些具有社会影响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政府正式承诺实施疫苗优先战略和向贫困和弱势家庭提供基本商品的救济方案。原创性/价值——本文通过为政策目标的制定和政策工具的使用提供严谨性和清晰度,为当前的 COVID-19 政策制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虽然疫苗接种已被作为一项国家政策手段,但其设计和实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为越南提出了适当的疫苗接种策略。它还提请关注其他
简介 Arth 是 purusharthas 之一,其他三个是 dharma、kama 和 moksha。Arth 的含义远比财富广泛。财富是生活的来源,而国家的财富包括领土和居民。Shastra 是科学,因此,一个国家在实现 Dharma 目标的过程中获取和维持财富的科学就是 Arthashastra。考底利耶的 Arthashastra 是古印度治国之道的主要信息来源和不朽的著作。考底利耶的名字叫毗湿奴笈多。他之所以被称为考底利耶,是因为他是外交和政治战略方面的专家。他的著名著作《Arthashastra》本质上是一本关于国家管理的书,也是获取和防止财富的指南。《Arthashastra》这本书基于早期的条约,分为 15 个 adhikaranas 或书籍。本书共有 150 章、180 个主题和 6000 首诗。它详细介绍了过去,尤其是孔雀王朝的政治、社会、经济和军事组织。考底利耶对财富一词的理解非常广泛。根据考底利耶的说法,财富对于一个国家保持主权至关重要,但财富的管理,考底利耶经常提到,国王必须让臣民幸福,除非在紧急情况下,否则不应施加任何压迫性规则(Sarkar,2000 年)。一般来说,古印度人意识到财富对人类福祉的重要性。事实上,获得财富被描述为人生四大目标之一,即 Dharma(慈善)、Artha(财富)、Kama(爱)和 Moksha(救赎)。考底利耶认为,财富是一粒一粒地积累起来的,就像学习是每时每刻都要获得的一样。目标 1. 强调考底利耶经济思想的重要性。 2. 注重最佳管理;方法论 整篇论文本质上是基于描述性的。信息是从不同结构的经济思想史书籍中收集的。本文强调了考底利耶经济思想的意义。 考底利耶经济思想的意义 基础设施发展 考底利耶明白建立基础设施对发展经济的首要重要性。他非常重视通讯和交通。交通工具在古印度具有突出的重要性。考底利耶在他的《政事论》中强调了陆路和水路在贸易、防御和一般运输中的作用。他建议在村庄、堡垒、设防城市、农场等周围修建道路。他还强调主要用于贸易目的的河流和海上交通。道路分为各种类型,即 Rajya-Marga 或国王之路、高速公路、省道。道路供战车、牛车和商队使用。需求与供给 考底利耶熟知需求与供给的概念,以及它们对价格的综合影响。他认为,国王不应不考虑产品供需情况而随意确定产品价格。如果不适当考虑需求与供给,我们可能认为价格不能被称为公平价格,无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
ISSN 1330-3651(印刷版),ISSN 1848-6339(在线版) https://doi.org/10.17559/TV-20240123001285 原创科学论文 基于多媒体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智能体育教学跟踪系统 徐嘉辉*,齐大陆,刘爽 摘要:近年来,体育环境已经意识到身体和心理特征的重要性。体育工作人员、运动员和教练员已经表明,新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可用于增强心理。个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是城市公共体育。本文在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了均等化公共体育的城市设施。国家一致的规则可以提供城市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对公民来说是基本的,考虑到他们的生计和娱乐需求。本文提出利用语义多层次结构方程模型(SMSEM)来评估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运动心理需求,目的是紧密围绕群众的体育需求,提高政府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城市体育休闲城市建设,让更多人享受城市公共体育,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权利。积极心理学的成长具有广泛的理论和应用领域,丰富了新的体育心理学理论和应用。心理监测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最密切的是竞技体育领域。心理指导正朝着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应用中,从体育心理学中获得的成果更具适用性。关键词:人工智能;多媒体数据分析;语义;运动心理;城市公共体育1引言运动员的运动表现由心理、身体和社会因素来评价[1]。教练员认为,通过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2]。心理干预对游泳、足球、垒球、滑冰、高尔夫和网球等多项运动的运动员表现有积极影响 [3]。高水平表现研究比较了不同的运动员,报告了成功运动员的理想心理特征,包括:焦虑的自我调节、高度集中、高度自信、焦虑控制、积极的运动关注和决心以及参与度 [4]。研究表明,运动员具有获得成功的敏锐心理能力 [5]。心理因素的相似性,多维结构和运动员表现的提高与心理技能和心理韧性密切相关[6],即“自然或既定的心理优势”。一般来说,体育运动的多项要求都要求运动员比对手表现得更好。要比对手更加稳定、一致和有控制力[7]。这些运动员除了发展心理韧性外,还采用了心理技能来保持这种心理韧性[8]。运动员可以学习特定技能如何改善心理稳定性的发展和维持[9]。体育心理学家已经启动了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心理能力的心理测量特性,这些特性已经确定并测量了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以方便进一步咨询[10]。此外,问卷还测量了特定领域的因素,例如焦虑和PSIS(运动心理技能清单)团队因素、ACSI-28(运动应对技能量表-28)、APSI(运动心理技能清单)应对技能以及在绩效策略测试中的表现改进[11]。对运动员的心理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创世纪第 1 章概述了世界和人类的创造。故事以上帝开始,上帝被描述为全能、神圣、永恒和充满爱,他与其他三个被称为“三位一体”的实体一起创造了宇宙。这些神圣的存在与上帝有着相同的本性,并在创世之时就存在。上帝保护婴儿时期的摩西、法老的女儿收养摩西以及上帝呼召他带领他的人民摆脱埃及的奴役,这些都是圣经记载中的关键事件。通过上帝的力量,摩西向埃及释放了十场瘟疫,最终导致包括法老长子在内的所有长子死亡。尽管法老最初拒绝让上帝的子民离开,但最终在他的军队被红海摧毁后,他允许他们离开。以色列人逃走了,摩西在西奈山提出了敬拜的律法和指示,其中包括建立圣幕、祭司秩序和敬拜习俗。 《利未记》由摩西在公元前 1445-1444 年左右撰写,包含两种主要体裁:叙事历史和法律。它着重于引导以色列人理解上帝的无限圣洁和对圣洁生活的渴望。《民数记》主要是一部叙事历史,探索了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的故事。它由摩西在公元前 1450-1410 年左右撰写,记录了以色列人的准备、反叛和最终进入应许之地的过程。本书描述了摩西的领导能力,包括他的两次人口普查,以及以色列人不服从的后续后果。叙事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 1-9 章,描述以色列人为旅行所做的准备;第 10-12 章,记录了他们的旅行和对上帝供给的反叛;第 13-19 章,详述了以色列人不服从后遭受的严厉惩罚。本书还涵盖了旷野时期,在此期间,以色列人因不忠而被迫流浪四十年。《民数记》的最后几章(20-36)描述了新一代以色列人试图进入应许之地,却遭遇失败和毁灭。摩西再次进行了人口普查,之后他的领导因自己的不服从而被撤出应许之地,为约书亚的继任铺平了道路。这些章节深入探讨了国家建设,概述了崇拜、关系的法律以及违反这些法律的后果。第 29-30 章强调对上帝的承诺,包括了解他的命令和服从。在第 31-34 章中,摩西将领导权移交给约书亚,委托他接管。本书以摩西在尼波山去世而结束。约书亚记是约书亚在公元前 1405-1383 年左右撰写的一部叙事历史,主要人物包括约书亚、喇合、亚干、非尼哈和以利亚撒。它旨在向以色列人保证,上帝会奖励服从,记录了征服应许之地。约书亚服从命令并发挥领导作用,表现出对上帝的信仰。在第 1-4 章中,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在约旦河进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渡河。上帝向大卫王的祖先喇合施恩。第 5-12 章详细描述了约书亚的征服,包括耶利哥和艾城的陷落。本书以以色列部落之间的土地分配结束,一些城市保留给利未祭司。相比之下,士师记是一部诗歌、谜语和叙事历史的集合,匿名写于公元前 1086-1004 年左右,关键人物包括俄陀聂、以笏、底波拉、基甸、亚比米勒、耶弗他、参孙和大利拉。士师记的目的是教导以色列人上帝惩罚罪恶,强调对他忠诚和虔诚的必要性。以色列人征服迦南之后并没有继续顺服上帝,导致了历史上类似的不忠行为。在 3:7-16 之后,上帝多次派遣士师拯救国家,但他们的顺服只持续到士师在世为止。在第 17-31 章中,以色列陷入道德沦丧,但和便雅悯支派尤其沉迷于偶像崇拜。这部圣经故事由本书的同名作者撒母耳于公元前 930 年左右撰写,讲述了以利、哈拿、撒母耳、扫罗、约拿单和大卫等关键人物的故事。它展示了以色列的国王选举过程,同时也强调了他们在此过程中对上帝的忽视。第 1-7 章介绍了撒母耳作为献身于上帝的拿细耳人出生在哈拿身边。然后他被带到圣幕去侍奉上帝。在此期间,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交战,并失去了约柜,非利士人在遭受致命瘟疫后最终归还了约柜。从第 8 章到第 15 章,以色列人选择了一位伟大的国王,最初任命扫罗为他们的统治者。然而,由于他的错误决定和不服从上帝的旨意,麻烦随之而来,促使撒母耳告诉扫罗,上帝已经拒绝他作为合法的国王。在第 16 章到第 31 章中,上帝选择了他所选定的国王大卫,他称大卫为“合我心意的人”(13:14)。大卫在年幼时就被撒母耳膏立,后来在两军面前击败了非利士巨人。尽管扫罗嫉妒和嫉妒,大卫仍然以敬虔的方式尊重他的国王。《撒母耳记下》讲述了大卫登上以色列王位和他的统治,其中包括两首赞美诗。作者是撒母耳,他写于公元前 930 年左右。主要人物包括大卫、约押、拔示巴、拿单和押沙龙。大卫反抗亚玛谢王的故事是一个例子,说明一个人如何在最初的失败中再次崛起。在逃命之后,大卫最终聚集了足够的军队和支持,夺回了他的宝座并恢复了秩序,但他叛逆的儿子也被杀了。列王纪上既是叙事史,也是预言,一些人匿名撰写,认为这是先知耶利米在公元前 560-538 年左右所写,关键人物包括大卫、所罗门、罗波安、耶罗波安、以利亚、亚哈和耶洗别。其目的是突出以色列和犹大统治时期顺从和不顺从上帝的人。大卫的统治以他的去世而结束,所罗门以暴力的方式成为国王。他向上帝请求智慧,并对此感到高兴,并导致在出埃及记 480 年后建造了圣殿。然而,尽管所罗门是有史以来最明智的国王,但他也做出了不明智的决定,包括崇拜他妻子的神和屈服于对女人的欲望。第 12-22 章描述了公元前 931 年以色列联合王国分裂为南北,罗波安征收高额税收导致叛乱。耶罗波安成为以色列王,犹大和便雅悯组成南犹大国。上帝兴起先知以利亚警告邪恶的亚哈王。列王纪下被归类为有关分裂王国事务的叙述历史和预言。这本书是匿名撰写的,有人认为是耶利米在公元前 560-538 年左右所写,其中的关键人物有以利亚、以利沙、耶洗别、耶户、约阿施、希西家、西拿基立、以赛亚、玛拿西、约西亚、约雅敬、西底家和尼布甲尼撒。其目的是展示服从上帝的人的价值与拒绝服从上帝的人的命运。上帝的先知是以色列人民唯一的希望之源。历代志上描述了他们的生活和时代。先知以利亚的继任者是以利沙,他所行的奇迹比他的前任还要多。北方王国因忽视上帝的警告而受到亚述人的惩罚。在南方王国,也有先知的威胁,但人们不听。相反,他们像他们的祖先一样硬着心肠。大卫王和所罗门是这本涵盖公元前 1000 年至公元前 960 年之间事件的书中的重要人物。它与《撒母耳记下》的一些内容相似,由先知以斯拉在流放后撰写,以鼓励那些归来的人。《历代志下》以所罗门担任以色列王(28:20)结束。这本叙述性历史书涵盖了从公元前 970 年所罗门王统治到公元前 586 年巴比伦之囚开始期间的事件,强调正义国王的祝福并揭露邪恶之人的罪恶。第 1-9 章重点讲述所罗门王,强调他的智慧、在耶路撒冷建造献给耶和华的圣殿,以及强调谦卑和悔改导致宽恕和治愈的预言(7:14)。其余章节描述了以色列分裂为两个王国,南国集中于大卫王朝的 20 位国王。本书以波斯王居鲁士宣布允许以色列的剩余部分返回耶路撒冷以履行上帝的诺言结束(36:22)。相比之下,以斯拉记是一本叙述历史和家谱的书,由以斯拉于公元前 440 年左右撰写,涵盖了直到公元前 450 年的事件。主要人物包括居鲁士、以斯拉、哈该、撒迦利亚、大流士一世、亚达薛西一世和所罗巴伯。以斯拉的目的是记录犹太人从巴比伦流放中归来以及重建耶路撒冷圣殿的故事,证明上帝信守他的诺言。本书重点介绍了犹太人在流放 70 年后返回耶路撒冷,以及随后庆祝逾越节和无酵饼节(6:19-22)。尼希米记写于公元前 430 年左右,是一部叙述历史,讲述了返回耶路撒冷和公元前 445 年重建城墙的故事。主要人物包括尼希米、以斯拉、参巴拉和多比雅。本书以尼希米作为总督返回耶路撒冷开始,他召集了一支全市建筑队,在 52 天内重建城墙。这一努力不仅加强了城市,还让残余的人民产生了一种身份和独特感。随着城墙接近完工,以色列的敌人失去了信心,认识到这项工作是在神的帮助下完成的(尼希米记 6:15-16)。本书随后转到第 8-13 章,以斯拉带领所有犹太人举行了更新仪式,重新承认安息日并公开教授律法。然而,尼希米也谈到了通婚等问题,由于担心没有向儿童教授希伯来语而谴责通婚(尼希米记 13:24)。本书以上帝在任何情况下的爱和主权为重点,呼应了以斯帖的主题,这是另一个关于犹太人被俘后留下的流放后故事。以斯帖成为波斯王后,拯救了她的人民。她被亚哈随鲁王亲自选中,可能是因为她的美貌和智慧。以斯帖的监护人末底改拒绝向高官哈曼下拜,这激怒了哈曼,导致他密谋消灭王国中的所有犹太人。末底改将计划报告给以斯帖,以斯帖随后智胜哈曼,拯救了她的人民免受他的邪恶阴谋。国王将哈曼吊在绞架上,这是他为消灭犹太人而建造的。约伯记是一部叙事历史,探讨了上帝在巨大苦难时期的主权和忠诚。约伯是忠诚的典范,他失去了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一切,但仍然忠于上帝。撒旦直接攻击约伯,考验他的忠诚,但约伯在整个考验中始终保持坚强和忠诚。约伯的朋友提出了错误的建议,错误地将约伯的苦难归咎于个人的罪过,而不是上帝对他的考验和成长。上帝对约伯说话,在他从朋友那里得到错误的指导后恢复了他。上帝通过问只有全能的上帝才能回答的问题来使约伯谦卑,让约伯明白信徒并不总是知道上帝在他们生活中所做的事。最后,约伯回答上帝说:“我已经说出了我所不明白的。”然后上帝赐给约伯的祝福是他受试炼之前的两倍。《诗篇》是来自不同作者的歌曲和诗歌的集合。它跨越了 900 多年,从公元前 1440 年的摩西开始,到公元前 586 年的被掳期间结束。这本书包括赞美、哀叹、祝福和感恩,所有这些都是针对上帝的,帮助我们向他表达自己。从赞美和崇拜的极端情绪到悔改和绝望,诗篇是圣经的核心。诗篇中的主要主题是赞美、上帝的力量、宽恕、感恩和信任。这本书最初分为五卷:第一卷(第 1-41 章)、第二卷(42-72)、第三卷(73-89)、第四卷(90-106)和第五卷(107-150)。诗篇是为了帮助我们赞美上帝而写的,如诗篇 145:21 和 150:6 所示。阅读和运用上帝的话语是理解他对我们生活的旨意的关键。“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篇 119:105)。——所罗门在箴言中写道,他为领导者提供了智慧,强调了对敬虔生活的警告和指导。由于这些教义的重要性,希西家王的人民记录了下来。在传道书中,所罗门分享了他的个人经历和发现,强调了通过自私的欲望寻求持久幸福是徒劳的。尽管上帝赋予了所罗门伟大的智慧,但他还是寻求一切,试图找到生命的意义,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一切都是虚空和追逐风。他指出,财产最终是无用的,我们的罪恶本性倾向于物质主义。所罗门在他的著作中建议人们通过思考上帝的作为和遵守他的诫命来过上有意义的生活。这本书的结论是,每个人最终都会死,没有上帝,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空虚。最终的教训是敬畏上帝并遵守他的诫命,适用于每个人。以赛亚书和雅歌:上帝对他子民的爱的写照 文章文本在这里给出 公元前 586 年巴比伦征服耶路撒冷时,以色列的命运已成定局。耶利米哀叹耶路撒冷的沦陷,并点名对其覆灭负有责任的国王,包括尼布甲尼撒和亚述王。先知反思了上帝如何惩罚这些统治者,并将对巴比伦现任国王做同样的惩罚。耶利米哀歌是一本诗歌和歌曲集,表达了对耶利米目睹他的城市被毁的深切悲痛 耶利米哀歌是先知耶利米写的悲伤和绝望的诗意表达。这本书的目的是传达上帝对他的子民不服从的不满,这种不服从导致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耶利米通过他的著作表达了他对被迫居住在异国他乡的民族的同情和同理心。《创世记》以对创世的全面记述开始,不仅涵盖了现在的以色列国,还涵盖了末世弥赛亚、圣殿和上帝王国的未来。在第 37 章中,揭示了一个预言性的异象,上帝问死尸能否复活,答案是“主上帝,你知道的”(创世记 37:3)。全能、神圣、永恒、慈爱的宇宙创造者始终存在。这个神圣的存在被称为上帝,由三个方面组成:圣父、圣子和圣灵——统称为“三位一体”。每个组成部分都参与了世界的创造。《创世记》第 1 章中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宇宙范围内,重点是地球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