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导致斯洛文尼亚能源价格高企;能源进口依赖度高达 50%(石油产品和天然气的依赖度高达 100%),风险加大;能源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降。危机前,斯洛文尼亚天然气对俄罗斯的依赖度为 80%,石油产品对俄罗斯的依赖度约为 25%。危机后,斯洛文尼亚政府实施了多项系统性和部门性措施,减少了对俄罗斯的依赖,并从非洲国家获得了新的天然气战略供应。近几个月来,斯洛文尼亚政府主要关注能源领域的发展和长期措施,以确保降低未来面临类似风险的脆弱性。
多年来,罗马尼亚一直是欧洲能源领域能源结构最多样化、进口依赖程度较低的国家之一。尽管该国经济的碳强度仍然很高,但本土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使俄罗斯的进口依赖度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平均为 17%。2020 年(有完整数据可查的最后一年)的石油依赖度略高,为 37%,而天然气的依赖度仍然很低,为 15.5%,煤炭的依赖度甚至更低,为 11.8%。罗马尼亚传统上是电力净出口国,但在过去三年中,罗马尼亚变成了净进口国,但没有从俄罗斯采购任何电力。因此,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最大后果不是与供应安全有关,而是与价格稳定有关。虽然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在冲突前 3 至 6 个月一直在上涨,但在入侵后,它们立即大幅上涨,甚至翻了两番,批发电价也是如此。由于政府行政能力低下,无法正确针对脆弱的能源消费者,因此政府在市场的所有环节都建立了复杂、不稳定且非常昂贵的价格监管体系。供应商被迫以受终端用户管制的价格(上限)出售,从而导致损失,政府通过对电力生产商的暴利征收额外税款来弥补损失,无论其燃料来源如何。尽管没有制定任何强制性的节能目标,但最新数据显示,最终能源消耗大幅下降,在公共照明等领域下降幅度高达 20%。俄罗斯进口量(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大幅下降,而市场参与者也声称已实现石油和石油产品供应来源多元化。然而,很明显,就在禁运开始之前,俄罗斯大量进口了石油。由于立法不可预测和投资者信心低迷,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低于预期。在国际和欧洲对话进程中,罗马尼亚表现出对可再生能源和氢气的承诺,同时强调本土天然气作为过渡桥梁燃料的作用以及核能作为脱碳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化源于全球分工,全球供应链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该领域的量化研究仍然不足。本文构建了包括外部依赖度和市场集中度在内的全球供应链安全评价指标法,并利用所构建的指数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安全进行了评估。中国高端制造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下降趋势愈加明显。中国高端制造业在上下游环节均表现出较高的市场集中度,进出口额最大的八个经济体保持稳定。2007年至2022年,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安全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22年安全系数较2007年上升了4.57%,但仍低于中国低端制造业的水平。中国七大高端制造业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本研究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下游依存度和市场集中度均超过上游。
◼ 欧洲历史上一直是主要进口地区。其中,德国对俄罗斯的依赖度较高。 ◼ 针对乌克兰入侵,各国的反应因能源自给率和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而异。 ◼ 德国取消北溪2号项目。宣布设立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英国和法国也宣布计划审查其能源政策。 ◼ 欧洲宣布 REPowerEU,以平衡短期燃料安全与中长期碳中和政策。 ◼ 美国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和天然气作为经济制裁。英国追随美国和俄罗斯的脚步
世界经济论坛的能源转型指数 (ETI) 6 着眼于各国能源系统的表现及其有效能源转型的准备情况。 ETI 的核心见解之一是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相辅相成(见图 2)。平均而言,从 2010 年到 2022 年,63% 的领先国家(能源系统运行良好且转型准备程度高的国家)在能源安全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能源安全由一个国家的净能源进口依赖度、进口伙伴的多样性和能源供应总量的多样性决定)。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这两个概念是无法分开的。
许多国家(尤其是欧洲和亚洲)对其使用的化石燃料的进口依赖程度很高。2022 年的能源危机是由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的,使不同国家(尤其是欧洲)面临能源进口依赖的问题。与化石燃料相比,大多数国家的生物能源载体总体净进口依赖度在 0 到 20% 之间,主要生产来自国内资源。在生物能源水平较高的国家(例如奥地利、巴西、丹麦、芬兰和瑞典),生物能源为能源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减少了对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事实上,欧盟的生物能源载体产量与欧盟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总产量相当。
本文提出的方法产生了一个循环经济就业(CE 就业)指标。该指标使用就业作为替代指标,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数字来表明循环经济的进展情况,并旨在作为制定循环经济战略的第一步。CE 就业指标通过城市经济部门的物质进口依赖度来追踪城市“边界”内商品的投入和产出。同时,跟踪和评估这些经济部门当地就业的循环性也将为城市领导者提供哪些部门正在发生和可能发生循环的迹象。本文还得出结论,获得 CE 就业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与地方政府更相关,第二部分受国家政府的影响更大。两者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循环地方经济。
该研究通过深入研究技术进步对肯尼亚公共采购复杂动态的细微影响,填补了现有知识的一个关键空白。调查仔细研究了技术采用对效率和透明度的影响,探索了采购领域内的一系列经验、挑战、成功和总体影响。该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 (TAM) 和技术、组织和环境 (TOE) 理论为基础。该研究采用了定量和文献分析方法。数据是通过问卷收集的,并进行了各种文献综述。研究结果表明,IT 使用和 IT 依赖共同解释了公共采购效率和透明度的 26.5% 的差异,R 平方值为 0.265。回归系数结果导致两个零假设都被拒绝,表明 IT 使用和 IT 依赖都对公共采购的效率和透明度有显著影响。 IT 使用率和 IT 依赖度的 p 值分别为 0.027 和 0.000,在 0.05 水平上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IT 在提高效率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福祉和经济的运转依赖于可靠、负担得起和可持续的能源服务,例如电力供应、供暖和制冷以及运输服务。在欧盟背景下监测可持续发展目标 7 涉及观察能源消耗、能源供应和获得负担得起的能源方面的发展情况。如右图所示,欧盟在评估的五年期间的趋势总体上略显不利,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对能源进口产生了重大影响,能源价格上涨。虽然能源消耗量一直在下降,但欧盟需要根据 2023 年 9 月通过的新的 2030 年目标加快进展。与此同时,整个欧盟的能源生产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导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进一步脱钩。在能源供应领域,欧盟已朝着新的 2030 年可再生能源目标取得了进展,但需要加快步伐才能达到 42.5% 的份额。除了天然气供应多样化之外,2022 年能源进口依赖度大幅上升,这主要是由于 2021 年底库存特别低的补充。由于能源价格上涨,2022 年获得廉价能源的机会大幅下降。欧盟已采取行动确保能源供应和可负担性。
荷兰还面临着新的能源安全挑战。天然气是国内最大的能源生产来源,也是工业和建筑供暖的主要燃料。格罗宁根天然气田位于荷兰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之一,历史上是国内天然气生产的主要来源。2018 年 1 月和 2019 年 5 月,格罗宁根气田的天然气生产活动引发地震,造成 10,000 多座建筑物受损,导致公众和政治上产生强大压力,要求尽快停止格罗宁根的天然气生产。为此,荷兰内阁于 2018 年 3 月和 2019 年 9 月发布决定,旨在到 2022 年中期停止格罗宁根的天然气生产,同时通过减少天然气需求和增加格罗宁根以外来源的天然气供应来确保天然气供应安全。从 2013 年到 2018 年,国内天然气产量下降了 55%,能源进口依赖度从 29% 上升到 72%。由于天然气需求稳定,且国内天然气供应下降,荷兰于2018年首次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