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门向学生介绍非线性器件基础知识和 IC 放大器设计的集成电路课程。本课程首先介绍二极管的器件物理、操作和建模。然后介绍 MOS 晶体管的操作、大信号晶体管电流作为不同操作区域中端电压的函数的推导,以及小信号模型。探讨单级放大器结构,并介绍电流源和电流镜的实现。介绍了共源放大器的频率响应。介绍了多级放大和差分对的概念。介绍了双极晶体管的操作和建模,以及共发射极放大器。介绍了 MOS 和 BJT 晶体管的比较以及共源和共发射极的性能。
单元 1:组件 14 小时 组件简介 – 无源组件和有源组件 – 电阻器、标准化、颜色编码技术、电阻器类型 – 电容器、电容器类型 – 电感器、电感器类型、特性和规格、变压器、变压器类型。 二极管 - 原子理论 – 硅和锗的结构 – 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能带图 – 本征和非本征半导体 – PN 结二极管 – 正向和反向偏置 PN 结的特性。 单元 2:特殊二极管及其应用 8 小时 特殊二极管 – 齐纳二极管 – 发光二极管 (LED) – 光敏二极管 (LDR)。 整流器 – 半波和全波(桥式和中心抽头)整流器 – 纹波系数 – 整流器的效率和滤波电路。第 3 单元:晶体管和偏置方法 17 小时 双极结型晶体管 – 晶体管结构 – PNP 和 NPN 晶体管 – 工作模式 – 共基极配置 (CB)、共发射极配置 (CE)、共集电极配置 (CC) – 晶体管参数 – α 和 β 之间的关系 – 偏置方法 – 固定偏置 – 集电极-基极偏置 – 发射极偏置场效应晶体管 – FET 的分类 – BJT 和 JFET 的比较研究 – FET 的优点和缺点 – JFET 的结构 – JFET 特性 – MOSFET(增强和耗尽)
2 1 [8] M B1 电机输出 B,通道 1。当相位 1 为高电平时,电机电流从 M A1 流向 M B1。3 2 [10] E 1 共发射极,通道 1。此引脚连接到传感电阻 R S 接地。4 3 [11] M A1 电机输出 A,通道 1。当相位 1 为高电平时,电机电流从 M A1 流向 M B1。5 4 [12] V MM1 电机电源电压,通道 1,+10 至 +40 V。V MM1 和 V MM2 应连接在一起。6,7 5, 6, [1-3, 9, GND 接地和负电源。注意:这些引脚用于散热。18,19 17, 18 13-17, 确保所有接地引脚都焊接到足够大的铜接地平面 28] 上,以实现高效散热。8 7 [18] V R1 参考电压,通道 1。控制比较器阈值电压,从而控制输出电流。9 8 [19] C 1 比较器输入通道 1。此输入检测传感电阻上的瞬时电压,由内部数字滤波器或可选的外部 RC 网络滤波。10 9 [20] 相位 1 控制输出 M A1 和 M B1 处的电机电流方向。当相位 1 为高电平时,电机电流从 M A1 流向 M B1。11 10 [21] Dis 1 禁用通道 1 的输入。当为高电平时,所有四个输出晶体管均关闭,导致输出电流迅速降至零。12 11 [22] RC 时钟振荡器 RC 引脚。将一个 12 kohm 电阻连接到 V CC 并将一个 4 700 pF 电容连接到地,以获得 23.0 kHz 的标称开关频率和 1.0 µ s 的数字滤波器消隐时间。 13 12 [23] V CC 逻辑电压电源,标称值为 +5 V。 14 13 [24] Dis 2 禁用通道 2 的输入。当为高电平时,所有四个输出晶体管均关闭,从而导致输出电流迅速降至零。15 14 [25] 相位 2 控制输出 M A2 和 M B2 处的电机电流方向。当相位 2 为高电平时,电机电流从 M A2 流向 M B2。16 15 [26] C 2 比较器输入通道 2。此输入检测传感电阻上的瞬时电压,该电压由内部数字滤波器或可选的外部 RC 网络滤波。17 16 [27] V R2 参考电压,通道 2。控制比较器阈值电压,从而控制输出电流。20 19 [4] V MM2 电机电源电压,通道 2,+10 至 +40 V。V MM1 和 V MM2 应连接在一起。21 20 [5] M A2 电机输出 A,通道 2。当相位 2 为高电平时,电机电流从 M A2 流向 M B2。22 21 [6] E 2 共发射极,通道 2。此引脚连接到接地的传感电阻 R S。23 22 [7] M B2 电机输出 B,通道 2。当第 2 相为高电平时,电机电流从 M A2 流向 M B2。1,24 NC SO 引脚 1 和 24 为“未连接”
2 1 [8] M B1 电机输出 B,通道 1。当相位 1 为高电平时,电机电流从 M A1 流向 M B1。 3 2 [10] E 1 共发射极,通道 1。此引脚连接到传感电阻 RS 到地。 4 3 [11] M A1 电机输出 A,通道 1。当相位 1 为高电平时,电机电流从 M A1 流向 M B1。 5 4 [12] V MM1 电机电源电压,通道 1,+10 至 +40 V。V MM1 和 V MM2 应连接在一起。 6,7 5, 6, [1-3, 9, GND 接地和负电源。注意:这些引脚用于散热。 18,19 17, 18 13-17, 确保所有接地引脚都焊接到适当大的铜接地平面 28] 上,以实现有效散热。 8 7 [18] V R1 参考电压,通道 1。控制比较器阈值电压,从而控制输出电流。 9 8 [19] C 1 比较器输入通道 1。该输入感测感测电阻两端的瞬时电压,由内部数字滤波器或可选外部 RC 网络滤波。 10 9 [20] 相位 1 控制输出 M A1 和 M B1 处的电机电流方向。当相位 1 为高电平时,电机电流从 M A1 流向 M B1。 11 10 [21] Dis 1 通道 1 的禁用输入。当为高电平时,所有四个输出晶体管都关闭,导致输出电流迅速减小至零。 12 11 [22] RC 时钟振荡器 RC 引脚。将一个 12 kohm 电阻连接到 V CC ,并将一个 4 700 pF 电容连接到地,以获得 23.0 kHz 的标称开关频率和 1.0 µ s 的数字滤波器消隐时间。 13 12 [23] V CC 逻辑电压电源,标称值为 +5 V。 14 13 [24] Dis 2 通道 2 的禁用输入。当为高电平时,所有四个输出晶体管都将关闭,从而导致输出电流迅速减小到零。 15 14 [25] 相位 2 控制输出 M A2 和 M B2 处的电机电流方向。当相位 2 为高电平时,电机电流从 M A2 流向 M B2。 16 15 [26] C 2 比较器输入通道 2。该输入感测传感电阻两端的瞬时电压,该电压由内部数字滤波器或可选的外部 RC 网络滤波。 17 16 [27] V R2 参考电压,通道 2。控制比较器阈值电压,从而控制输出电流。 20 19 [4] V MM2 电机电源电压,通道 2,+10 至 +40 V。V MM1 和 V MM2 应连接在一起。 21 20 [5] M A2 电机输出 A,通道 2。当相位 2 为高电平时,电机电流从 M A2 流向 M B2。 22 21 [6] E 2 共发射极,通道 2。此引脚连接到接地的传感电阻 RS。 23 22 [7] M B2 电机输出 B,通道 2。当相位 2 为高电平时,电机电流从 M A2 流向 M B2。1,24 NC SO 引脚 1 和 24 为“未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