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的小说首次以中文出版 17 年后,其光芒已被他更成功的系列作品《地球往事》所掩盖。刘慈欣曾获得雨果奖,他公开谴责将他想象的宇宙与现代地缘政治相提并论。6 但不可否认的是,刘慈欣虚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心想掌握“闪电武器”,这与中国今天对人工智能的追求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军方领导人预计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并依靠这项技术到 2050 年将解放军转变为一支“世界级军队”。7 人工智能的革命性潜力和通用应用甚至让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前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在 2017 年将其称为“新电力”。8
“控制论”一词源于希腊语中的“舵手”,是工程师、管理专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发起的一场跨学科运动,他们开发了我们今天生活的数字世界的硬件和术语。它的目标是重塑全方位的科学和哲学知识,以研究和指导有组织的系统——动物、机器、社会团体。它的领军人物借鉴了西方哲学和科学思想的悠久历史,他们的作品催生了一种名为“科幻小说”的新文学,并受到这种文学的启发。本课程将介绍该学科及其深厚的知识根源。我们将按主题进行,从关键词“通信”和“控制”开始,并讨论计算机、系统、动物、智能和出现等主题。阅读材料将包括早期和第二波控制论专家,如诺伯特·维纳、沃伦·麦卡洛克、约翰·冯·诺依曼和海因茨·冯·福斯特。我们将从柏拉图、康德和皮尔斯等人的悠久思想史的角度来解释他们的关注点,并以从艾萨克·阿西莫夫到奥克塔维亚·巴特勒、从塞缪尔·R·德拉尼到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作为这些阅读材料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