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图是一种基石表征和成像技术,可以应用于从X射线到无线电波甚至中子等颗粒的完整电磁频谱。所有这些全息方法中的关键特性是通过干扰参考光束来提取相信息所需的连贯性 - 没有此,全息摄影是不可能的。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一种基于本质上不连贯和非极化的光束的全息成像方法,因此可以从经典的干扰测量中提取任何相信息。相反,全息信息是按照纠缠状态的二阶相干性编码的。使用空间偏振超倾斜光子对,我们远程重建复杂物体的相位图像。信息被编码为纠缠状态的极化程度,使我们能够通过动态相位障碍,甚至在存在强经典噪声的情况下进行图像,并且与经典相干全息系统相比,空间分辨率增强。超出成像,量子全息量量化了10 4
本研究描述了一种基于物理和数据驱动的非线性系统识别 (NSI) 方法,用于检测由于振动载荷造成的早期疲劳损伤。该方法还允许实时跟踪损伤的演变。几何刚度、立方阻尼和相角偏移等非线性参数可以根据疲劳循环进行估算,这已通过实验使用暴露于振动的柔性铝 7075-T6 结构进行了证明。NSI 用于创建和更新非线性频率响应函数、主干曲线和相位轨迹,以可视化和估算结构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相位对早期疲劳损伤的演变比几何刚度和立方阻尼参数等非线性参数更为敏感。引入了一种改进的 Carrella - Ewins 方法,从非线性信号响应计算主干,这与数值和谐波平衡结果高度一致。提出了相位追踪方法,该方法似乎可以在疲劳寿命的大约 40% 后检测到损伤,而几何刚度和立方阻尼参数能够在生命周期的大约 50% 后检测到疲劳损伤。[DOI:10.1115/1.405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