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藻内生真菌是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优秀生产者。我们之前已从褐藻 Fucus vesiculosus 的叶状体中分离出两株内生真菌,Pyrenochaetopsis sp. FVE-001 和 FVE-087。初步化学研究产生了四种具有抗黑素瘤活性的新型十氢化萘酰螺四酸衍生物,即来自 Pyrenochaetopsis sp. 菌株 FVE-001 的 pyrenosetins A–C ( 1 – 3 ) 和来自菌株 FVE-087 的 pyrenosetin D ( 4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这两株 Pyrenochaetopsis 菌株进行了比较代谢组学研究,采用基于 HRMS/MS 的特征分子网络 (FB MN)。在 Pyrenochaetopsis sp. FVE-087 中观察到了更高的十氢化萘衍生物生产化学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几种十氢化萘与之前分离的核糖脲具有相同的质谱数据和MS/MS碎片模式,但它们的保留时间却不同,这表明它们可能是后者的立体异构体。基于FB MN的靶向分离研究结合对菌株FVE-087的抗黑素瘤活性测试,得到了两个新的立体异构体,核糖脲E(5)和F(6)。在化合物5和6的结构解析中采用了广泛的核磁共振波谱,包括DFT计算研究、HR-ESIMS和Mosher酯法。确定的化合物6的3′R,5′R立体化学与之前报道的核糖脲C(3)相同,在本研究中将其立体化学修改为3′S,5′R。 Pyrenosetin E ( 5 ) 抑制人类恶性黑色素瘤细胞 (A-375) 的生长,IC 50 值为 40.9 µ M,而 6 则无活性。这项研究指出了两种密切相关的真菌菌株化学成分的显著差异以及 FB MN 在立体异构体的鉴定和靶向分离方面的多功能性。它还证实了鲜为人知的真菌属 Pyrenochaetopsis 是复杂的十氢化蓖麻油酰螺四酸衍生物的丰富来源。
序号 内容 学习时间 1. 环状体系的构象分析:环己烷及其衍生物(单、二和三取代)、稠合(十氢化萘)和桥连双环体系,动态立体化学,构象刚性和移动性,构象与反应性的定量相关性,构象对环状酮还原的影响,羰基的亲核加成(Cram、Karabatsos、Felkin-Ahn 模型,Cieplak 效应),环己烷底物上的亲核取代,环己烷环氧物的形成和开环,环己基卤化物、乙酸酯和相关化合物的消除反应,2-氨基环己醇的脱氨,非环状和环状分子的消除与取代竞争以及邻基参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