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例如 GPS 和伽利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精确的时间和空间坐标,是现代社会关键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为了可靠地运行 GNSS,需要高度精确和稳定的系统时间,例如由全球精密计时设施 (PTF) 中托管的多个独立时钟提供的时间。定期测量 PTF 之间的相对时钟偏移,以便有一个后备系统来同步 GNSS 卫星时钟。PTF 之间通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如果受到损害,可能会导致 GNSS 服务中断。因此,确保 PTF 之间的通信安全是通过量子密钥分发 (QKD) 保护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用例,因为这项技术提供了信息论安全性。我们已经通过在两个 PTF 之间共享加密的时间同步信息对这种用例进行了现场试验演示,一个位于 Oberpfaffenhofen(德国),另一个位于马泰拉(意大利)——相距超过 900 公里。为了跨越这么远的距离,需要卫星 QKD 系统,以及“最后一英里”地面链路,以将光学地面站 (OGS) 连接到 PTF 的实际位置。在我们的演示中,我们部署了两个完整的 QKD 系统来保护两个位置的最后一英里连接,并通过模拟表明,即将发射的 QKD 卫星将能够利用现有的 OGS 在 Oberpfaffenhofen 和 Matera 之间分发密钥。
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分布量子态是实施量子通信协议的关键挑战。虽然通过光纤直接传输可以实现数百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 [ 1 ],但由于光子在光纤中的传输呈指数衰减,实现真正的全球距离仍然不可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卫星链路,并已证明可以在相距 1100 多公里的双方之间分发纠缠的光子对 [ 2 , 3 ]。然而,由于双光子传输为 56 到 71 dB,地面站的双光子计数率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了在卫星中加入量子存储器,这将使速率取决于单光子传输,从而有可能将速率提高三个数量级。对于量子密钥分发,我们发现,采用最先进的量子存储器可以达到与当前卫星相同的速率 [ 2 , 3 ]。我们建议采用一种上行链路协议,要求卫星中有两个记忆量子比特,相干时间为 0.2 秒,以达到 1.1 Hz 的双光子计数率。对于纠缠分布,我们发现卫星中没有记忆的设置可以产生最高的纠缠记忆速率,与卫星中有量子记忆的方案相比,地面上所需的记忆量子比特要少两个数量级,才能达到相同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