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独家产品信息,尽享促销优惠!立即订阅,不容错过
* 限···时··优惠
摘要 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概念体系中,一切文学的存在都依赖于所谓的文本,口传文学也包括在内,口传文学主要指通过口头传播的文学。但口传文学的文本在传播之前就已储存于人的大脑中,可以称之为“脑文本”。脑文本是指在文字符号产生并用于记录信息之前,以叙事为目的的文本形式,在文字符号产生之后,这种文本形式依然存在。除了脑文本,还存在书面文本、电子文本等文本,但脑文本中尤其包含脑概念,根据其来源不同,脑概念又可分为图像概念和抽象概念。脑概念是理解和运用脑概念而形成的思维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脑文本是思维的载体。脑概念停止生成,即思维完成。思考产生思想,思想以脑文本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决定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脑文本不仅传递和传播信息,还指导人的观念、想法、判断、选择、行动和情绪。脑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行为。事实上,脑文本可以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最重要的是,决定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