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会改变森林的环境条件。生长在不同干扰历史和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可能采取不同的生活史策略,但关注这一效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全面调查了中国东部两种不同干扰历史的亚热带森林的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和功能性状,以探讨其生活史策略的差异。受干扰森林的生物多样性略高于受保护森林。受保护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受干扰常绿阔叶林(P < 0.05)。保护林的叶组织密度 (LTD) 显著高于受干扰林,而叶片厚度 (LT)、叶片干物质含量 (LDMC)、小枝组织密度 (TTD)、小枝干物质含量 (TDMC)、树皮组织密度 (BTD) 和干物质含量 (BDMC) 以及茎组织密度 (STD) 和干物质含量 (SDMC) 均显著低于受干扰林( P < 0.05)。在相关的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和功能性状方面,保护林采取资源获取策略,降低生物多样性,发展高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以及低 LT、LDMC、TTD、TDMC、BTD、BDMC、STD 和 SDMC 等多种功能性状以支持较高的生物量积累速率。受干扰林采取资源保护策略,提高生物多样性,发展相反的性状组合,降低生物量积累速率。对受保护森林和受干扰森林中植物的多样性、生物量和功能性状进行全面调查,并随后评估植物的生活史策略,将有助于调查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为TRY和中国植物性状数据库提供数据,并改善中国东部的生态管理和恢复工作。
摘要 语音识别阈值材料对听力损失程度广泛的个体的重测信度 Karin L. Caswell 杨百翰大学 沟通障碍系 理学硕士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一份最新的数字记录的语音识别阈值 (SRT) 材料列表的重测信度。Chipman (2003) 确定了 33 个心理测量等同的扬抑格词,这些词在当今英语中经常出现。这些数字记录的单词用于根据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的指导方针确定 40 名参与者的 SRT。参与者的年龄在 19 至 83 岁之间,听力障碍从正常到严重不等。个人的纯音平均值将 16 名听力正常至轻度听力损失的参与者、12 名轻度听力损失的参与者和 12 名中度至重度听力损失的参与者分类。语音材料通过随机选择的一只耳朵呈现给参与者。在测试和重测条件下对同一只耳朵进行 SRT 测量。测试条件下的平均 SRT 为 22.7 dB HL,重测条件下的平均 SRT 为 22.8 dB HL,重测条件下的改进为 0.1 dB,但没有发现显着差异。使用修改后的方差方程确定重测信度,结果为 0.98,表明信度几乎完美。因此,对于新的 SRT 词,重测信度被确定为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