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该患者30多年前左眼曾接受过角膜内环段手术(ICRS),以矫正因扩张复发而导致的散光(2012年)。ICRS术后,患者的屈光散光度数从-9.00 D改善至-3.50 D,并保持稳定达8年。十年后,患者决定再次进行手术干预。当时的角膜内环段较小,位于瞳孔中心,且瘢痕处扩张。因此,我们决定进行DALK手术。在这些病例中,钻孔手术在原瘢痕外进行,以角膜缘和瞳孔为中心。然后,我们继续进行 Anwar 于 1974 年描述的去角膜后弹力层手动解剖,从钻孔边缘开始,目标是达到角膜中央 50 至 70 微米之间的去角膜后弹力层前平面,通过术中 OCT 或超声角膜厚度测量,然后继续向周边解剖。深层平面的解剖动作必须小心,避免在疤痕水平牵引。一旦达到中央水平的适当平面,我们必须越过 PK 的疤痕到达新钻孔的边缘,防止疤痕裂开并造成穿孔。一旦获得适当的平面,就要准备供体角膜并缝合。
我们介绍了Apple的Imessage PQ3的正式验证,这是一种高性能,设备到设备的消息传递协议,即使对具有量子计算功能的对手,也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证。PQ3利用苹果的身份服务以及定制的,量子后安全的初始化阶段,之后它采用信号风格的双棘轮构造,扩展以提供量子后,后弹力后的安全性。我们提出了PQ3的详细正式模型,它是其细粒度安全属性的精确规格,并使用T amarin Prover进行了机器检查的安全性证明。特别是新颖的是将量子后安全键的整合到相关协议阶段以及详细的安全要求以及其完整的正式分析中。我们的分析涵盖了两个关键棘轮,包括无界循环,某些循环被认为是诸如T amarin这样的符号掠夺的范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