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共有 21 篇文章描述了 24 例接种 COVID-19 疫苗后出现新发精神病症状的病例。这些病例中,54.2% 为女性,平均年龄为 33.71 ± 12.02 岁。33.3% 的病例可能由 mRNA BNT162b2 疫苗诱发精神事件,25% 的病例在接种病毒载体 ChAdOx1 nCoV- 19 疫苗后出现精神病症状。平均发病时间为 5.75 ± 8.14 天,大多发生在第一剂或第二剂后。精神病症状持续时间为 1 至 2 个月,平均为 52.48 ± 60.07 天。50% 的病例出现血液检查异常,主要是轻度至中度白细胞增多和 C 反应蛋白升高。 20.8% 的患者磁共振成像结果异常,通常表现为白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高信号。治疗包括 83.3% 的患者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37.5% 的患者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50% 的患者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20.8% 的患者使用类固醇,25% 的患者使用抗癫痫药物。总体而言,50% 的患者完全康复。
最近的一项系统回顾纳入了文献中报道的总共 77 例新发 COVID-19 疫苗相关 ITP 患者。大多数 ITP 病例是在接种基于 mRNA 的疫苗后发生的,特别是在第一剂疫苗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中有 75% 在接种疫苗后 12 天内患上 ITP,表明滞后时间很短 [7] 。Mesina 等人使用国家数据库 [13] 在菲律宾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了接种 COVID-19 疫苗后的血液学不良事件。他们报告说 ITP 的发病率很低,每 10,000 剂疫苗的事件率为 0.0007。美国的一项类似研究使用 CDC 的 VAERS 也表明,在接种二价 COVID-19 加强疫苗后,血液学事件的发生率很低(每 1,000,000 剂 1.05 例) [8] 。作者进一步证明了接种疫苗后 ITP 的罕见性,并显示三家疫苗制造商的发病率存在差异(辉瑞-BioNTech 每 100,000 剂中有 0.039 例,Moderna 每 100,000 剂中有 0.055 例,强生/杨森每 100,000 剂中有 0.133 例)。重要的是,大多数报告的病例不能明确归因于疫苗接种,因为区分疫苗诱发的 ITP 与偶然发生的 ITP 可能具有挑战性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