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信息化教学的推动下,思维可视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发展。思维可视化工具作为一种以图形图像为主要手段的技术,可以通过图形技术展示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路径。人类对外界信息的获取80%以上来源于视觉[1]。思维可视化工具不仅可以直观地描述显性知识,还可以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开发、传播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合作学习[2,3]。使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进行学习的学生会更好地理解知识[4]。目前思维可视化采用的工具主要有思维导图、概念图、认知图、语义网络等。其中,思维导图是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在思维可视化的实际开发和应用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思维可视化工具,是将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具体化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技术的不断更新促进了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发展。一些新型思维可视化计算机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
讲座和实验室 (4 个学分) 教师 Delon Washo-Krupps 博士 办公室:亚利桑那州坦佩 电话:(480) 965-4501 电子邮件地址:Delon.Washo@asu.edu 办公时间:通过电子邮件安排 目录描述 生物学 201 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主题包括:表面解剖学、化学、细胞、遗传学、组织学、皮肤系统、骨骼系统、关节、肌肉系统、中枢/外周/自主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课程概述 BIO 201 是两部分系列课程中的第一门。BIO 201 回顾基础生物学和化学,然后介绍一些主要的身体系统:皮肤、骨骼、肌肉和神经。该课程由讲座和实验室组成。请注意,某些 BIO 201 课程内容可能被视为敏感内容 - 包括但不限于人体图形图像。 学习成果 完成本课程后,学生将能够: 应用科学方法 描述和应用解剖术语 描述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和组织,并解释每种物质的生物学作用。 描述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概述物质穿过质膜的运动。 区分和描述主要组织类型的组织学、位置和功能。 描述外皮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描述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描述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描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描述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定义体内平衡并解释皮肤、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具体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