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病毒通过被感染的伊蚊属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蚊子在吸食感染性宿主时会被感染。人类通常在出现症状前不久和最初 2-6 天内出现病毒血症。大约 3%–28% 的基孔肯雅病毒感染者将保持无症状状态。对于出现症状的人,潜伏期通常为 3-7 天(范围为 1-12 天)。疾病最常见的特征是突然发高烧(体温 >102°F [39°C])和关节疼痛。发烧通常持续≤1 周。关节症状可能很严重,使人虚弱。关节疼痛最常发生在双手和双脚,但也可能影响更多近端关节。其他症状可能包括结膜炎、头痛、肌痛、恶心、呕吐或皮疹。皮疹通常为斑丘疹,在发烧后出现,涉及躯干和四肢,但也可能包括手掌、脚底和面部。基孔肯雅病的急性症状通常在 7-10 天内消退。一些患者在急性病发作后的几个月内会出现风湿病症状复发(例如多关节痛、多关节炎、腱鞘炎、雷诺综合征)。研究报告显示,患病数月或数年后,5% 至 80% 的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关节疼痛和长时间疲劳。感染导致的死亡事件时有发生,但很少见,老年人和合并症患者更易出现。
IXCHIQ 的用途是什么?IXCHIQ 是一种供 18 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的疫苗,有助于预防基孔肯雅病毒病。• 即使接种了 IXCHIQ 疫苗,您仍应保护自己免受蚊虫叮咬 • IXCHIQ 可能无法完全保护所有接种疫苗的人 • IXCHIQ 无法预防蚊虫传播的其他疾病此疫苗已获得加速批准。此适应症的继续批准可能取决于确认性研究中对临床益处的验证和描述。
至少 909 人。塞阿拉州是 10 年间受影响最严重的州,占死亡人数的 31%。“我们知道基孔肯雅病可以致人死亡,但我们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人们会死亡?”美国肯塔基大学的巴西病毒学家 William Marciel de Souza 说。为了解开这个谜团,Souza 和来自巴西、美国和英国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 2017 年在塞阿拉州死于急性基孔肯雅病的 32 人的血液和组织样本。随后将结果与 39 名患上较轻疾病并幸存的个体和 15 名健康献血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该研究获得了 FAPESP 的资助,结果于 4 月发表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杂志上。研究的结论是,基孔肯雅病之所以致人死亡,是因为这种被称为 CHIKV 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