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在金边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11年7月21日,中国与东盟在印尼巴厘岛通过《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指南》。2016年7月25日,东盟与中国在万象举行的东盟+1外长会批准《中国与东盟外长关于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联合声明,表明各方致力于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17年8月6日,中国与东盟外长在马尼拉会晤通过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2017年11月,在第20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成员国正式宣布启动“南海行为准则”谈判。 2019年7月,《南海行为准则》单一草案谈判文本(SDNT)宣布完成一读,2023年7月,SDNT二读宣布完成。2023年10月26日,第21次中国—东盟DOC高官会正式宣布启动SDNT三读。
两国外长一致同意,法国制造的 AMX 10-RC 轻型作战坦克的交付将在两个月内完成,这一原则是在马克龙总统和泽连斯基总统 1 月 4 日会晤时决定的。他们还同意迅速组织乌克兰士兵使用这些坦克的训练。部长们最后评估了法国为帮助乌克兰获得国防装备而设立的2亿欧元专项基金的使用进展情况。
������������ � ���������������� 几天前,印度外交部长杰尚卡尔就恐怖主义和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指责巴基斯坦外交部长比拉瓦尔·布托-扎尔达里。几天后,北京支持伊斯兰堡,并表示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相关安理会决议和双边协议”妥善、和平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是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和比拉瓦尔周六在伊斯兰堡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到的。巧合的是,秦刚在周四和周五参加完在果阿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后立即飞往巴基斯坦首都。比拉瓦尔也参加了杰尚卡尔主持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他谴责巴基斯坦,称邻国应该回答他们何时“撤出非法占领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领土”。印度一直明确表示,恐怖活动和谈判不能并存。中国周六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克什米尔争端是历史遗留问题,应根据联合国决议予以解决,同时避免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在伊斯兰堡举行的第四轮“巴基斯坦-中国战略对话”结束时,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的细节于周日公布。秦刚在对巴基斯坦进行为期两天的首次访问中,主持了与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的会晤。“中方
帕特里夏·米拉莱斯于 2023 年 7 月 25 日星期二抵达韩国,进行为期四天的正式访问,纪念朝鲜战争结束 70 周年,访问期间法国派遣了一支法国志愿营。法国国务卿将代表法国出席7月27日星期四的纪念活动,并出席根据联合国决议作出承诺的各国当局的出席。纪念活动期间,她将会见其他外长,参加共享记忆国际峰会,并参观法国营的战斗遗址。
但令人吃惊的是,第二天早上伊朗就释放了这两艘船和船员。虽然有人认为,这一快速解决是由于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伊朗接触的战略取得了进展,但参议员约翰·麦凯恩等人则认为,这种推论是“荒谬的”,“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危险的伊朗协议的卑鄙欲望显然是没有止境的”。3 无论人们对此事的来龙去脉有何看法,美国水兵入侵伊朗主权领土的事件得到迅速而和平的解决,让许多人感到意外。就连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他本人也是促成海员获释的外交努力中的关键人物,也暗示了伊朗这一决定的史无前例,他表示:“我们都可以想象,三四年前可能会发生类似的情况。”4 克里和伊朗外长贾瓦德·扎里夫是此次意外释放美国船员的关键人物,他们在事件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至少通了五次电话,并宣布了成功获释的结果。
周二在新德里举行的“绿色战略伙伴关系”会议。丹麦王储弗雷德里克和王储妃玛丽出席了此次活动。亚达夫说,印度-丹麦绿色战略伙伴关系是一个合适的论坛,可以交流想法、最佳实践、知识、技术和能力建设,以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包括 LiFE(环保生活方式),不仅在丹麦和印度,而且在欧洲和全世界。这位联盟部长表示,自 2020 年 9 月 28 日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和丹麦外长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在虚拟峰会上启动绿色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合作的重点是促进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在莫迪总理 2022 年 5 月访问丹麦期间,印度和丹麦同意进一步加强绿色战略伙伴关系,重点关注绿色氢、可再生能源和废水处理
伊朗报纸1月13日在一篇报道中讨论了伊朗与伊朗核协议西方三方(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新一轮谈判。报道说:“核谈判的准备工作与过去3年来的一系列事件息息相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地区局势发展、大国竞争和乌克兰战争。但在与这三个国家的谈判中,伊朗将试图阻止在2025年10月(伊朗核协议到期时)之前启动快速恢复机制。伊朗还试图影响欧洲,阻止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针对伊朗核计划的决议。”伊朗似乎正试图规划一种新的与西方的关系模式,这种模式源于对当前现实的理解。伊朗外长最近对中国的访问以及佩泽什基扬即将与普京会晤,都向美国政府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伊朗对美国的这些全球竞争对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更多的经济和安全联系在谈判中提高这种重要性。
2021 年,新冠疫情继续影响着国家间关系和社会日常生活。新冠疫苗的研发和逐步上市证实了世界科学家的能力和技术进步,让我们对摆脱疫情的可能性感到乐观。然而,很明显,病毒在 2022 年也将继续构成挑战。无论疫情如何,地缘政治板块在 2021 年都经历了一些动态变化。2021 年初,乔·拜登出任美国总统,他致力于重建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加强志同道合国家之间的团结,并推进气候议程。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也是拉脱维亚 2021 年的外交政策重点之一,去年年底,我们通过在里加接待北约外长会议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而加强了我们的地位,为北约的团结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从阿富汗撤军以及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互动动态也引发了人们对盟友行动一致性的质疑。世界大国——美国、欧盟、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互动也吸引了拉脱维亚外交政策制定者和分析人士的持续关注,因为它们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东盟-意大利发展伙伴关系 1. 意大利在第 53 届东盟外长会议(AMM)上通过视频会议被授予东盟发展伙伴地位。 2. 东盟-意大利发展伙伴关系于 2021 年 4 月 19 日通过视频会议召开第 1 届东盟-意大利发展伙伴关系委员会(AI-DPC)会议后得以制度化。在 2022 年 6 月 10 日举行的第 2 届 AI-DPC 会议上,双方通过了《东盟-意大利发展伙伴关系务实合作领域》(PCA)(2022-2026),该框架是东盟与意大利务实合作的总体框架和指南。会议就东盟-意大利合作的潜在领域交换了意见,例如支持东盟共同体支柱中东盟优先事项的项目/活动以及东盟全面复苏框架的实施。 A. 政治安全合作 3. 意大利于 2009 年 6 月任命了首位驻东盟大使。意大利共和国现任驻东盟大使贝内代托·拉特里阁下于 2020 年 11 月 2 日向时任东盟秘书长拿督林玉辉阁下递交了国书。 4. 意大利分别于 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组织了多项关于预防跨国有组织犯罪以及保护联合国维和特派团平民的能力建设举措。意大利稳定警察部队卓越中心 (CoESPU) 于 2022 年组织了一场关于海洋法和反海盗的活动,并向东盟成员国发出了邀请。此外,意大利还根据“加强受地雷/战争遗留爆炸物影响的东盟成员国在地雷行动中的性别平等和赋权”倡议,向东盟区域地雷行动中心 (ARMAC) 捐款 100,000 欧元。 B. 经济合作 5. 东盟与意大利拥有相当的贸易和投资关系。根据东盟统计数据库,东盟与意大利之间的双向贸易总额从 2022 年的 283.1 亿美元下降到 2023 年的 271.4 亿美元,下降了 4.15%。2022 年,意大利对东盟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为负 1.4898 亿美元。